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八十、邾城失守 东晋战败(2 / 3)

王导心中不平,每当遇到西风扬起尘埃,便举起扇子遮护着自己,缓缓地说:“西风劲吹,尘土飞扬,这都是从庾亮那边吹过来的。你看这讨厌的尘土,把人都弄脏了!”

但是没过多久,病重的王导就去世归入尘土之中了。

公元339年(咸康五年),王导病逝,终年六十四岁。成帝在朝中为他举哀三日,派遣大鸿胪持节监护丧事。丧礼,比照汉代的霍光及安平献王司马孚举行,甚至部分参用了天子之礼。

下葬时,给九游辒辌(读音wenliang意思同“温凉”)车、黄屋左纛(读音dao)、前后羽葆鼓吹、武贲(读音ben)班剑百人,东晋中兴名臣没有可以同他相比的,可以说是极尽哀荣。

此后不久,后赵石虎派出的夔安大军开始了对东晋边境的攻击。

石虎以夔安为中坚将军大都督,率石鉴(石虎之子)、石闵、李农、张貉、李菟等五将军领兵五万人攻击荆州、扬州,另派二万骑兵由张貉率领攻打邾城。

从总体兵力部署上来说,两军对垒于长江沿线,后赵兵力共七万,而东晋庾亮大军拥有二十四万人。后赵并不占优势。

此战的“重头戏”放在邾城的攻防争夺战上。庾亮平空派精兵万人占领这座城市是这场战争的“导火索”。

战国末期,楚宣王灭掉邾国,将其并入楚国,将这座城市命名为邾城。西晋惠帝建西阳国,辖邾城。庾亮为了北伐大业,将豫州治所设于邾城,将豫州刺史和西阳太守都放在这里,驻扎重兵。

邾城城高体大,古来即为兵家必争之地。如,陆逊辅佐太子孙登留守东吴陪都武昌时就驻有大军。

显然后赵有非常明确的军事分工:张貉负责带兵攻城,“总指挥”夔安除了总协调之外,还负责负责外围作战,消灭一切“来援之敌”。

张貉带兵攻城非常勇猛,而毛宝、樊峻也不敢稍有懈怠。双方都用尽了吃奶的力气。由于此城孤孤单单被长江从东晋“切割”出来,所以后赵开始采用围而不打,就让你城内人心惶惶了。过了一两个月,再猛攻你邾城,即便像毛宝这样的英勇无敌也难以抵抗如狼似虎的后赵勇士。所以,毛宝和樊峻感觉形势危急,便不断派出“敢死队”冲出重重包围去向长江南边的武昌庾亮求救。

庾亮认为邾城的最大优点就是城池坚固,料想以毛宝那样的猛将率领重兵防守,守几个月应该没问题。于是他也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毛宝派人求救求援,他也不是置之不理,每次求救庾亮就派几千人运输粮食和物资前来支援。

庾亮这样做,没想到非常合后赵总指挥夔安的“胃口”:你庾亮派这么点儿兵力,带这么点儿粮食,统统地被夔安大军“消化吸收”了。

正是靠着采取“围点打援”的战略,夔安不断消灭晋军的有生力量。开始庾亮拥有二十四万晋军,军力远高于后赵,但手下毛宝在夔安的紧紧围逼下,不断求救于庾亮,而庾亮自以为邾城易守难攻,虽然数次派兵驰援,但每次都不足一万,结果出援之兵不断被夔安消灭、“蚕食”掉了,致使庾亮防御兵力越来越少,日渐空虚,形成此消彼长之势。

后赵军队对邾城围城两个月,攻城一个月。东晋将士顽强抵抗,最后因寡不敌众,使得后赵张貉率军终于攻进了邾城,杀死晋军六千余人。

毛宝、樊峻被迫弃城突围逃走,不料在长江边被夔安率轻骑追上。面对江水滔滔,毛宝、樊峻等将士六千多人被逼无奈,只好“扑通”“扑通”纷纷跳入江中。投江而死者六千多人,毛宝也溺水而忘。

这六千多人的东晋将士中,唯一一位交了好运的是西阳太守樊峻。

樊峻身穿坚甲手持战刀,随着其他将士一起,跳入水中,但他却感觉好像落在一块石头上一样。他低头一看,原来是他养过的那只白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