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九十、后赵向后 前燕向前(2 / 2)

公元344年,晋康帝病死,司马聃即位,是为晋穆帝。东晋第五代皇帝,庙号孝宗。在位344年—361年,晋穆帝是晋康帝之长子,母后为褚蒜子。于康帝死后继位,当时年仅2岁。

当初晋康帝病重时,庾冰、庾翼弟兄欲立会稽王司马昱为皇位继承人,而中书监何充建议立皇子司马聃,这一建议自然受到了晋康帝的许可。于是,庾冰、庾翼从此深深恨上了何充。尊母后褚蒜子为皇太后。由于皇帝年幼,太后临朝称制,中书监何充加录尚书事。

何充推辞说,既然担任录尚书事,就不必担任中书监了,太后同意,但不久,又加何充为侍中。

何充认为左将军褚裒(chǔpóu,303年—350年),是太后的父亲,应该总揽朝政,于是上疏推荐褚裒担任参录尚书。于是朝廷以褚裒为侍中、卫将军、录尚书事,原来持节、督、刺史的职务不变。但是褚裒因为自己是皇亲,怕遭到朝廷上下的讥笑嘲讽,上疏请求一定要在藩镇任职,不愿在朝廷。于是改变他的职务,让他都督徐、兖、青三州、扬州之二郡诸军事、卫将军、徐、兖二州刺史,镇守在京口。

不久,庾翼去世。

庾翼死后,尚书令顾和、司徒蔡谟等人都认为庾氏家族世世代代驻守西部藩镇,为人心所向,应当同意庾翼的请求,让庾翼的儿子庾爰之接替庾翼的职位。

但是何充说:“荆楚是国家的西方门户,有民众百万,北边连结强大的胡虏赵国,西边邻近强大的汉国,地势险要,周边有万里之遥。得到合适的人选那么中原可以平定,所用非人那么国家命运可堪忧虑,这就是陆抗所说的:‘(荆楚)存则吴存,(荆楚)亡则吴亡’。怎能让白脸书生、小小少年担当这样的职位呢!桓温英气、谋略过人,有文武两方面的才干,西边这个职位,没有比桓温更合适的人了。”

尚书令顾和、司徒蔡谟又说:“庾爰之肯让给桓温吗?如果他率军抗命,国家所受的耻辱和惊惧都不会小啊。”

何充蛮有把握地说:“桓温足以制服他,你们不必担忧。”

不久,太后任命会稽王司马昱担任抚军将军、录尚书六条事,与何充共同辅政。由于司马昱特别喜好清谈,所以向来擅长清谈雅言的刘惔(音tan或dan)、王濛这类的谈客,便很受司马昱倚重。

这项重要任命得到了跟桓温关系很铁的一个人物的坚决反对。这人就是侍中刘惔。

侍中刘惔跟桓温关系很亲密,什么关系呢?回答是:“一般沉”,也就是连襟。桓温娶得是晋明帝的女儿南康长公主,刘惔娶得是晋明帝的女儿庐陵公主司马男弟。

侍中刘惔经常为桓温的才干、谋略感觉惊奇,但他隐隐能够看出来这个人有不甘为臣的志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不臣之心”。于是刘惔对会稽王司马昱说:“不能让桓温占据地形便利的地方,对他的地位、封号也应当经常贬低和压制。所以我建议还是你亲自担任荆州刺史,镇守长江为好。我可以前去担任你的军司。”

司马昱不听,他说:“没这个必要吧。”

刘惔说:“要不就让我去担任这一要职。反正不能让桓温干。”

司马昱跟何充仍然不同意。

刘惔没有办法,因为他这个官不起主要作用。

几天之后,朝廷任命徐州刺史桓温为安西将军,持节,都督荆州、司州、雍州、益州、梁州、宁州诸军事,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

庾爰之果然不敢与他争位。

朝廷又任命刘惔监察沔中诸军事,兼领义成太守,替代庾方之。把庾方之、庾爰之弟兄俩迁徙到豫章任职。

桓温曾经想乘下雪外出打猎,先去过访刘惔。刘惔见他装束十分齐整,对他说:“老贼想这样去干什么啊?”

桓温笑着回答:“我不去打猎,不去前方冲杀,你们这些清谈家哪能在四平八稳地在家中坐谈呢?”

刘惔笑着说:“看来你又有了狩猎的目标了吧?”

桓温哈哈大笑,说道:“有啥心事都瞒不了你啊,我确实有个目标,打算过几天就攻打成汉李势小国。你看怎么样呢?”

刘惔说:“没问题,你一定能成功。”

桓温又是哈哈大笑:“算了吧,你真会安慰我。我自己当然极有把握,充满自信,可是我征求过好多人的意见,他们都说我胜算为零。你是不是在安慰我呢?”

刘惔很认真地说:“我就是认为你出兵必胜!我不管别人怎么看,反正我十分看好你,才这么说的,并没有其他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