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总后记(2 / 3)

在《见证并记录——百年建大老新闻》一书的编辑过程中,我们一直遵循着这样的编辑思路和原则:第一,以编年为序,突出重点人物和事件,突出重要媒体的报道。新闻价值是稿件取舍的最重要依据,在同题材的多篇报道中,尽量选择较权威媒体及报道较全面的稿件。对于那些在我校办学历程中涌现出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我们选择了不同媒体从不同角度的报道;为了能较全面的反映我校的发展历程,在近些年的稿件选择中,对于能从一定层面反映我校重要工作的新闻稿件,本着从内容出发的原则,我们也较多选择在我校校报上刊登的稿件。第二,在尊重历史的大原则下,对于一些无碍大局且又不合时宜的旁枝末节略有删减。媒体作为一种舆论工具,新闻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必然带有着不同时代的印痕,如果以今天的眼光去看待一些内容,有些已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有些已被时代验证是幼稚的、荒唐的。对于这些内容,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尽量少选,对于一些文章,我们在不失原意的基础上,以善意的态度进行了适当的删减。第三,选择、编辑母体院校及其前身的相关报道,我们本着突出与我校有渊源关系学科的人物和事件为主。为此,我们还特意选择了一些重要书籍上刊登的相关追忆文章。同时,新闻报道永远无法全面还原历史,故在稿件选择中,我们也选择了母体院校发展中主要事件的一些相关报道,从侧面去反映与我校有渊源关系学科的发展脉络。为了便于阅读,我们以每个母体学校为单位编年为序,为使读者对历史上各校发展情况有系统的认识,在编辑过程中,我们对其中主要院校的历史沿革和发展情况做了简要介绍。

《见证并记录——百年建大老新闻》一书原计划容量为80万字左右,但在编辑的过程中,当我们面对搜集整理回来的近500万字的资料时,经过多轮精挑细选,一些稿件实难舍弃,后经多次商讨,本着有益于校史研究的原则,此书达到了目前的140万字左右。我校原党办主任陈钦高自始至终参与了本书的编辑工作,中国冶金报社原西北记者站站长刘纪生也为此书的编辑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两位先生呕心沥血、精益求精、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及对学校的一片深情令人感动和钦佩。人文学院韩鲁华教授、吕刚副教授、校纪委芦彦波、退休职工李金亮以及高爱珍等也参与了此书的校对工作,在此,我谨向他们表达诚挚的谢意。

《感悟建大》一书收录的130余篇文章出自于不同的作者之手,他们中有学富五车的院士、博导,有为学校奉献了一生才智的退休教工,有正为学校身扛重担的英才贤俊,有长期关心学校发展的社会名流,有对母校充满怀念和感恩之情的广大校友,有对学校的未来充满憧憬的学子,有对学校寄予厚望的学生家长等。这些文章皆以真实、真挚的情感,赞恩师之风范,忆同窗之友情,颂学校严谨之校风学风,赞学校办学育人之辉煌成就,记学校翻天覆地之变化,抒艰苦创业之感悟,录时代风云之流转,展奋斗成长之足迹,倾诉对母校难以割舍的情怀,畅想学校美好之未来。这些文章各具千秋,文采不一,但相同的是,它们都在抒写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建大。

编辑《感悟建大》的过程,是我们进一步了解建大历史的过程,是我们进一步感悟建大精神的过程,也是我们进一步见证建大人团结凝聚、自强奋进的过程。为了写好文章,许多老先生精益求精,反复修改,查阅史料,核对事实,甚至组成“班子”集体研讨,其对学校的一片深情令人感动。80多岁高龄的我校原老领导卫云亭大病初愈,就以饱含深情的笔墨为我们再现了赵文钦教授的精神魅力,林家骥、侯继尧、赵鸿铁、刘宝仲、酒少武等为写好恩师的高风亮节所体现出的科学严谨的态度令人钦佩,年届80高龄的于泮池老先生那篇行文流畅、笔法不凡、字迹工整、长达19页的稿件,特别是其多次从北京打来电话对文章进行反复修改的谦恭态度令人难忘。校友费子文、戴治国、尹鸿勤、祁榕、华炜、孙岚等在文章中倾诉的对母校的一片赤子之情让我们铭记,特别是学校1957届毕业生丁韵芳收到母校的约稿函后,自愿将约稿函复印多份寄发别的校友,我校1962届毕业生王绍华在谈起母校时眼中闪动的泪花更让我们动容。

在《感悟建大》的策划、约稿、编辑过程中,我们还得到了校办、校工会、校团委以及各地校友会的大力支持,在此,我谨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们工作的领导、同志,向为《感悟建大》一书热情撰稿的所有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