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卷八十 近代曲辞二(2 / 3)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浣沙女二首】

南陌春风早,东邻去日斜。千花开瑞锦,香扑美人车。

长乐青门外,宜春小苑东。楼开万户上,人向百花中。

【镇西二首】

天边物色更无春,只有羊群与马群。谁家营里吹羌笛,哀怨教人不忍闻。

岁去年来拜圣朝,更无山阙对溪桥。九门杨柳浑无半,犹自千条与万条。

【回纥】

《乐苑》曰:“《回纥》,商调曲也。”

曾闻瀚海使难通,幽闺少妇罢裁缝。缅想边庭征战苦,谁能对镜治愁容。久戍人将老,须臾变作白头翁。

【长命女】

《乐苑》曰:“《长命西河女》,羽调曲也。”《乐府杂录》曰:“大历中,尝有乐工自造一曲,即古曲《长命西河女》也。增损节奏,颇有新声。”

云送关西雨,风传渭北秋。孤灯然客梦,寒杵捣乡愁。

【醉公子】

昨日春园饮,今朝倒接。谁人扶上马,不省下楼时。

【一片子】

柳色青山映,梨花雪鸟藏。绿窗桃李下,闲坐叹春芳。

【甘州】

《乐苑》曰:“《甘州》,羽调曲也。”

欲使传消息,空书意不任。寄君明月镜,偏照故人心。

【濮阳女】

《乐苑》曰:“《濮阳女》,羽调曲也。”

雁来书不至,月照独眠房。贱妾多愁思,不堪秋夜长。

【相府莲】

《古解题》曰:“《相府莲》者,王俭为南齐相,一时所辟皆才名之士。时人以入俭府为莲花池,谓如红莲映绿水,今号莲幕者自俭始。其后语讹为‘想夫怜’,亦名之丑尔。又有《簇拍相府莲》。”《乐苑》曰:“《想夫怜》,羽调曲也。”白居易诗曰:“玉管硃弦莫急催,客听歌送十分杯。长爱夫怜第二句,倩君重唱夕阳开。”王维右丞词云“秦川一半夕阳开”是也。

夜闻邻妇泣,切切有馀哀。即问缘何事,征人战未回。

【簇拍相府莲】

莫以今时宠,宁无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闺烛无人影,罗屏有梦魂。近来音耗绝,终日望应门。

【离别难】

《乐府杂录》曰:“《离别难》,武后朝有一士人陷冤狱,籍其家。妻配入掖庭,善吹觱篥,乃撰此曲以寄情焉。初名《大郎神》,盖取良人第行也,既畏人知,遂三易其名曰《悲切子》,终号《怨回鹘》云。”

此别难重陈,花深复变人。来时梅覆雪,去日柳含春。物候催行客,归途淑气新。剡川今已远,魂梦暗相亲。

【同前】唐·白居易绿杨陌上送行人,马去车回一望尘。不觉别时红泪尽,归来无泪可沾巾。

【山鹧鸪二首】

《历代歌辞》曰:“《山鹧鸪》,羽调曲也。”

玉关征戍久,空闺人独愁。寒露湿青苔,别来蓬鬓秋。

人坐青楼晚,莺语百花时。愁多人自老,肠断君不知。

【鹧鸪词】唐·李益湘江斑竹枝,锦翼鹧鸪飞。处处湘阴合,郎从何处归。

【同前二首】李涉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二女虚垂泪,三闾枉自沈。惟有鹧鸪啼,独伤行客心。

越冈连越井,越鸟更南飞。何处鹧鸪啼,夕烟东岭归。岭头行人少,天涯北客稀。鹧鸪啼别处,相对泪沾衣。

【乐世】唐·白居易一曰《绿腰》。《琵琶录》曰:“《绿腰》,即录要也。贞元中,乐工进曲,德宗令录出要者,因以为名,后语讹为绿腰。”《新唐书》曰:“《凉州》《胡渭》《录要》,杂曲是也。”《乐府杂录》曰:“《绿腰》,软舞曲也。康昆仑尝於琵琶弹一曲,即新翻羽调《绿腰》也。”《乐苑》曰:“《乐世》,羽调曲,又有急乐也。”

管急丝繁拍渐稠,绿腰宛转曲终头。诚知《乐世》声声乐,老病人听未免愁。

【急乐世】唐·白居易正抽碧线绣红罗,忽听黄莺敛翠蛾。秋思冬愁春怅望,大都不得意时多。

【何满子】唐·白居易唐白居易曰:“何满子,开元中沧州歌者,临刑进此曲以赎死,竟不得免。”《杜阳杂编》曰:“文宗时,宫人沈阿翘为帝舞《何满子》,调辞风态,率皆宛暢。”然则亦舞曲也。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

【同前】薛逢系马宫槐老,持杯店菊黄。故交今不见,流恨满川光。

【清平调三首】李白《松窗录》曰:“开元中,禁中重木芍药。会花方繁开,帝乘照夜白,太真妃以步辇从,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帝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辞为!’遂命李白作《清平调》辞三章,令梨园弟子略抚丝竹以促歌,帝自调玉笛以倚曲。”《唐书》曰“玄宗尝自度曲,欲造乐府新辞,亟召白。白已醉,卧於酒肆,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顷之,成十数章”是也。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

【回波乐】李景伯《回波乐》,商调曲。唐中宗时造,盖出於曲水引流泛觞也。《本事诗》曰:“中宗之世,尝因内宴,群臣皆歌《回波乐》,撰辞起舞。时沈佺期以罪流岭表,恩还旧官,而未复硃绂。佺期乃歌《回波乐》辞以见意,中宗即以绯鱼赐之,自是多求迁擢。”《唐书》曰:“景龙中,中宗宴侍臣,酒酣,令各为《回波乐》,众皆为谄佞之辞,及自要荣位。次至谏议大夫李景伯,乃歌此辞。后亦为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