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372章 只信手中的刀(1 / 2)

盘算着时间应该是差不多的,也不用太赶,秦楷就悠哉悠哉的在道路上走。

官道上遇到秦楷的人都避之不及,谁让他拖着一具尸体呢。

在大唐,就连山匪都不敢这么明不张胆和大摇大摆,这个家伙到底是何方神圣?

唯有一人不惧秦楷,是村里的老夫子,秦楷疑惑,不是疑惑老夫子为何不惧,而是疑惑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并拦在他前往广云县的路上。

老夫子一脸认真,望着秦楷,“你可愿听老夫讲一桩故事?一桩冤案,一桩灭门冤案。”

秦楷下了马,向老夫子行礼,“先生何故要与我说?”

老夫子:“折冲府方向异象不断,老夫闲来无事便去瞧了瞧,自然也听到了你对那位剑客的说的话。”

秦楷回头瞥了一眼刚才的战场,又看回老先生,“您但讲无妨。”

老夫子回想起当初,不禁感慨道:“人命啊,有的时候看起来那样的卑微,你在战场之上见过太多死人,是不是没有那么多感触。”

“你不必疑惑,我年轻的时候也是在战场提刀杀敌的,所以我能感受到你杀人的眼神,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从前我也不会有什么感触,只是年龄慢慢大了,不知道为什么,反而看不得这些事情了。”

秦楷稍微提醒了一下,“老先生,您若不再说快一点,恐怕某些人就撑不下去了。”

老夫子哈哈大笑道:“这个无妨,有些事情就是要她自己去面对的,而且我要说的,就是她的事,你们昨夜的约定,我也听到了。”

秦楷也就不好多说什么,要论起关系,这位曾经赵家的旧人,反倒和赵莠的关系近一些。

老夫子娓娓道来。

赵家是镖局世家,赵门镖局在鸠州一带很有威望,甚至是在整个淮南道上屈指可数。

一杆赵家亮银枪,单是挂在马头上,山匪都得换个抢劫对象。

赵家的威望在江湖之上也是蒸蒸日上,不过赵家的最后一任家主,有一桩人尽皆知的糗事。

这件事情,让赵家成为了江湖之上的笑柄。

赵家家主有一位私生女,原本并不打算认,想要草草了事,可迫于多方压力,还是把私生女接回了赵家。

因为不喜欢,赵家家主甚至给她取了一个恶名。

在人为道德上赵家成了笑话,可论起实打实的实力,他在淮南依旧无人能及,许多人都愿意花费重金请赵门镖局护送东西。

虽然有了私生女一事的风波,可赵家的产业,反而越发兴隆,甚至有了去外地开分局的打算。

恰好此时此刻,有一桩送上门的大买卖,若是送成这一单,赵家分局的事情也就有着落了。

老夫子看着日头,“那天天气差不多也是这样,我看着赵家主领着镖局,护送东西走了,但我想如果能重来,他一定不会接下这一单。”

这是一趟前往长安城的差事,可仅仅出发了一个月,赵家镖局就回来了大半的人,包括赵家家主。

这一来一回半个月,想来也只是出了淮南没多久,肯定是没到长安。

镖局回来的时候少人了,多半是丢掉了性命。

这是赵门镖局的一次重大事故,而还没迎来名声渐败,不久之后就被官府冠以谋逆的罪名,满门抄斩。

秦楷敏锐的察觉到了一些事情,于是问道:“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是?”

老夫子意味深长的看着秦楷,“年轻人脑子就是好用,那年是成平元年,整个成平元年在潼关之战后,百废待兴,大开科举,同时也发生了大唐历史上最大的科举舞弊案。”

秦楷:“那年,梁氏依旧如日中天,与魏太师在朝堂之上分庭抗礼。”

老夫子:“那一年主持科举的,从魏晋换成了梁太爷,当时梁家老太爷任中书令,为了在朝势力能力压魏门,从而科举舞弊。”

秦楷明白了,“然而历史上的成平元年舞弊案,主谋并非中书令,而是当时的吏部尚书和一位手握兵权的郡王。”

老夫子:“是啊,真实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史书怎样写有利才重要,梁氏毕竟根基深厚。”

“那位主谋的尚书,与梁老太爷乃莫逆之交,朝中人尽皆知的事情。”

由于那年是成平元年,潼关之战刚刚过去,所以秦楷也偶尔关注过这件事情。

秦楷:“赵家的事情,和舞弊案有何关联?”

老夫子:“老夫本想把这件事情带到土里去,可既然遇上了你这么个极端后生,那我便告诉你。”

“舞弊案后,尽管梁老太爷撇清关系,依旧要受到牵连,而赵门镖局的这趟镖,是梁家的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