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73章 谢招娣(1 / 2)

夜已深,赵殿元回到二十九号的时候,正遇到二楼厢房邻居姚宏绪下班,只是今天姚宏绪没穿美团外卖员的工作服,他主动解释:“找到一份新工作,就不用再送外卖了,刚接班回来,喝点?”

“喝点。”赵殿元当即响应。

长乐里和八十年前一样生活便利,以前是深夜可以敲开烟纸店的窗子买东西,现在直接是二十四小时营业的便利店,两人买了熟食和啤酒回到阁楼上对饮。姚宏绪兴致很高,他的新工作薪水优厚,很快就能东山再起,搬出这连抽水马桶都没有的老房子了。

“兄弟,我看你也不干中介了,现在哪儿高就?”姚宏绪喝了一罐麒麟一番榨,面孔有些发红,拍着赵殿元的肩膀,大有抒发胸臆的架势。

“在华师大做工友。”赵殿元说。他知道自己的定位,充其量就是个工友,教授助理那就是给自己脸上强行贴金了。

“合同工吧?”姚宏绪说,“也不错,大学里做后勤比较清闲,要是能弄个编制就啥也不愁了。”

赵殿元摇摇头:“就是临时做做,不长久的。”

姚宏绪说:“兄弟,有一句老话叫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别担心,坚持干下去,车子房子、老婆孩子都会有的,早晚的事儿。”

赵殿元欲言又止,看了看姚宏绪醉意蒙眬的眼睛,还是说了心里话:“其实我有老婆孩子的。”

姚宏绪说:“那……那天那个女孩……兄弟,哥哥劝你一句,男人要有担当,外面的野花再香那也不能摘,挣够了钱还是回家好,回家买房买车,开个小店,守着老婆孩子比什么都强,真的,有老婆孩子那才是家,回去吧。”

“回去,我也想回去啊。”赵殿元怅然。

……

次日,华师大钱清源历史研究室。钱教授已经查到潘家惨案不明身份死者中的一人是谁,这个人名叫毕良奇,一九三二年加入复兴社特务处,抗日战争期间长期在上海从事特务活动,复兴社就是军统的前身。毕良奇少校军衔,担任行动组长,曾参与组织过多起暗杀活动,一张长长的列表上都是他杀过的汉奸以及行刺地点,其中一桩行刺案就发生在诺曼底公寓楼下。

赵殿元记得那次暗杀,邻居周阿大站在霞飞路和福开森路口的电车站,手拿一张报纸,神情紧张,东张西望,那也是他最后一次见周阿大,现在终于明白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周阿大是毕良奇招募的军统外围。

沿着这条线追踪下去,周阿大的下落时隔八十年终于有了眉目。周阿大只是外号,其实他叫周连福,案发当日被法租界巡捕拘捕,此类案件按照协议是要交给日方处置的,在法租界的案卷中,周连福是先移交给公共租界警务处,由日籍警官审理后,依惯例送交日军宪兵司令部。而在日方的记录中,周连福在被捕后一个月就草草枪决了,没有交代尸体如何处理的,估计是随便埋在哪个乱葬岗了。

潘家宁将与周连福有关的资料复印了一份,向吴涛要了周家子孙的联系地址,用顺丰寄了过去,她没有其他目的,只是单纯觉得子孙应该知道祖辈的死因,快递发出后次日显示已签收,但没有任何回馈。

忽然潘家宁的手机响了,是吴涛打来的电话,潘家宁还以为在宝莱纳交代的事情有着落了,接了电话大失所望,不是这个事儿,甚至也不是找她的,吴涛说所里来了一个老太太,要寻访当年二十九号的老住户。

“老太太证件显示已经一百岁了,我想赵殿元应该认识她。”吴涛的语气掩不住的兴奋,“你们快来吧。”

百岁老人,那不是活化石吗,这么一说连钱教授都大感兴趣,带着两个年轻人来到派出所。寻访多年以前失散的亲人属于常规操作,一般是媒体主导,警方协助,民间调查,这回派出所接到是市局外事办派下来的活儿,因为这位老太太是马来西亚华侨。

老人家身体很棒,虽然百岁高龄但耳清目明,思维清晰,她坐在轮椅上正向警察描述自己要找的人:“原本住二十九号二层阁的,阿贵的儿子,阿贵,拉黄包车的。”

赵殿元一眼就认出这个老太太是谢招娣,也确定自己先前的猜测没错,王沪生是谢招娣的儿子,是瘸阿宝留的种,当年谢招娣还是小姑娘,拖着个孩子很难生存,而且这孩子又是仇人留下的种,没溺死就算有良心了。

谢招娣没认出赵殿元,在她漫长的人生岁月里,经历过太多人和事,哪还记得起年轻时的邻居,但她觉得这个年轻人很亲切,更愿意和他沟通。警方调出了档案,找到了王沪生的户籍资料,赵殿元帮他联系了老老王一家,说你生母来寻你了。

“阿拉生母早就死掉了。”电话里王沪生丢出一句话,他当然知道自己是领养的,七八十年都过去了,没见过面的生母就算是真的,哪还有什么感情,隔了这么久才来认亲,搞不好是来占便宜的吧。

在警方的坚持下,王沪生还是答应接待生母一行。谢招娣身边还有个小孙子,皮肤黑黑的马来西亚华裔男青年,推着轮椅沉默寡言,也许是国语说得不好吧。赵殿元认识王沪生家,距离派出所不算远,推着轮椅走也就是十几分钟的事情,一行人浩浩荡荡直奔老王家,到了楼下居然看不到老王家的人下来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