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78章 故园惊梦(1 / 2)

吴涛没有去公安内网上查刘放歌这个名字,因为注定毫无结果,他只是回家后随便百度了一下,果然没找到想要的内容,或许这只是一个化名,或许真正的大佬总是低调从事,不为人知,而历史的迷雾就是由无数个这样的分子组成的。

此时赵殿元也回到了长乐里二十九号阁楼上,他拿出新网购来的投影仪,连上手机投屏。现代人的娱乐方式实在是太缤纷了,居然能在家里放电影。赵殿元喜欢看电影,尤其是老电影,四十年代的、五十年代的、六七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后一直到现在的电影,现实题材的那种,可以从影片中清晰地感受到时代的变迁,思想的进步和开放。早期的就不说了,充满了斗争思想,八十年代初的电影里,主人公还在为国家的落后而泪流满面,奋发图强,四十年后的电影就充满了民族自豪感……

相比电影,赵殿元更喜欢看B站的视频,当然不是那种鬼畜视频,而是带解说的历史类视频。房间的隔音效果和以前一样差,他把音量调到最低,只看字幕和弹幕,作者将浩荡历史剪辑成极简版的视频,非常方便理解,比钱教授那些大部头历史小说简单多了,但也缺了深度,只适合浮光掠影地了解历史的大致进程。

视频刷起来就止不住,直到凌晨三点钟赵殿元才被困意催去休息,早上七点生物钟又让他醒来。他下楼出门的时候,姚宏绪已经在灶披间里热火朝天地为家人准备早餐了,打了个招呼走出长乐里,在便利店买了一份早点,对着朝向马路的玻璃窗进餐,行人在初升的阳光下脚步匆匆,路边的法国梧桐郁郁葱葱。昨夜看的那些黑白颜色的视频片段浮现眼前,不经历那些时代不会明白,能无忧无虑地活着,不愁吃喝,不怕战乱和瘟疫,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都是难得的。

手机在响,潘家宁发来信息说今天不能去钱教授那边了,因为家里有事,父母今天搭乘飞机把爷爷送到上海看病,这下有的忙了。

赵殿元能感到潘家宁把自己当成长辈和朋友的复合体,事无巨细都要来吐个槽,他不能辜负这种信任,就问需不需要帮忙。

“有需要我肯定不会客气的。”潘家宁回了一句。此刻她还赖在床上玩手机,越是事多越不想动弹,今天要去接机,还要帮爸妈紧急租一处医院附近的房子方便照顾。爷爷这回是旧病复发,西宁的医院已经束手无策,只好紧急送到上海医治,幸亏爸爸的老同学们都很给力,联系医院、床位、救护车、主治医生这些不用小辈操心,如果没这些老关系,仅凭一个沪漂的女儿根本来不了。

上午潘家宁跑中介,幸亏有孙姐帮忙,在最短时间内就锁定了一处房子,两居室月租六千尚能接受,付三押一,合同当场签了,中午随便吃点饭就去瑞金医院,和爸爸的医生同学一起坐救护车去虹桥机场等候西宁来的航班。下午四点半,航班准点抵达,计划接了爷爷先去医院办住院手续,再回出租房收拾东西。

爷爷情况不妙,加上老年痴呆说不清楚,这回怕是凶多吉少。老爸老妈一脸肃然,一家人坐在救护车上默不作声,静静看着窗外。救护车警笛长鸣穿越北翟路地下通道上中环,前方车辆纷纷避让,让出一条生命通道。

“现在素质普遍都高了。”老潘说。

“可不,长三角比西部宜居,要我说,早该回来的,早回来奋斗几年,也比现在买不起房子强。”老妈回应道。

担架上的爷爷口齿不清地说了些什么,老潘侧耳上去听了听,附在老人耳畔说:“爸,到上海了,回家了。”

救护车一路飞驰,前方是层层叠叠、无穷无尽的高楼大厦。

抵达瑞金医院,办理了住院手续,老人家舟车劳顿,今天就先不做检查,安置下来,找好护工。老潘两口子和女儿一起看刚租的房子,这里是上海最繁华的黄浦区,房价昂贵,这么一套小小的房子远不如他们在西宁的家大,但是价钱翻了好几倍。

“我们家的老房子没上交的话,现在起码值上亿。”老潘感慨道,“上海寸土寸金,好地段占地好几亩的花园洋房还了得。”

老妈没好气道:“过去的事有什么好说的,我们家当年在三马路上还有房子呢。”

老潘说:“老爷子小时候在潘家花园生活过几年,我就没这个机会了,连大门都没进过,自家的祖宅没去看过,说起来都没人信。”

潘家宁刚想说点什么,老爸接了个电话脸色大变,说医院有电话来让我们赶紧过去。

从花园坊到瑞金医院步行也就几分钟路程,结果虚惊一场,爷爷并没有病危,反而睡了一觉精神大振,吵着要出去走走,所以医生将家属叫了过来。老潘看到父亲神采奕奕的样子有些担忧,悄悄问医生这是不是回光返照。

医生说老爷子的身体还没差到随时会走的地步,老年人嘛,活的就是一个心情,多陪陪他,让他开开心心的,比什么良药都管用。

老潘深以为然,回到病房问父亲想去哪里转转,年逾八十的老父亲罹患阿尔兹海默症,记忆、认识和语言都有些障碍,今天却出奇得口齿清晰,说想去小时候住过的地方白相白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