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正文 第31章 间关莺语花底滑(1)(1 / 3)

——读《水墨音乐》

这是一本不甚有名的书,是洛齐、洛秦兄弟俩合作而成的一本音乐知识通俗读物,洛齐绘画,洛秦撰文。初吸引我的,是它简洁明快的装帧。而全书读毕,更为文字和绘画的流利轻快而打动,用白居易《琵琶行》中本是形容琵琶音的“间关莺语花底滑”,来借喻这本书的文字和绘画,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本书共有139个条目,用文字简明的叙述,线条简洁的水墨画传授了音乐知识,介绍了音乐家轶事,也传达了作者对于音乐和人生的思考。音乐知识的宣传是形象而幽默的。“A音”是什么?作者说,它是国际规定的标准高音,而画上则是一条蛇闻高音起舞,作者幽默地问道:难道土耳其的“音乐”眼镜蛇也能听出国际音高来?而在解释“装饰音”时,作者说道:你看这画面,没有怎么摇晃,那主干上的附加东西就直往下掉,这就是装饰音。文字和画面的有机配合,使难以向普通读者诠释的音乐概念一目了然。对“男高音”的阐释,画面上是一根钉子刺破了喉咙。作者不无诙谐地解释说:据说,世界著名男高音帕瓦罗蒂只有在舞台上看到一枚钉子,他才能够唱出“HighC”,可见,臆想钉子刺痛喉咙的确能够帮助唱出高音,所以那高音区是疼痛的。而在介绍闻名世界的俄罗斯民间乐器巴拉莱卡琴时,作者画了一个鹿颈人面的金字塔,既符合其形,又说明了它在俄罗斯乐器中的重要地位。在解释“作曲家”时,作者用这样的语言介绍着画面:作曲家的头就是一部机器,脑袋中装的都是音符,眼睛中看的都是谱号,嘴巴中吃的和鼻子中闻的都是五线谱,连头发都因为感应成为了琴弦,让人忍俊不禁。

在为举世闻名的音乐家们画像时,作者别具一格。在说到巴赫时,作者告诉我们,休以为我们听过巴赫的音乐了,巴赫是德国图林根16世纪之后延续了两个多世纪的一个庞大的音乐世家。所以,巴赫的画像上只有头部的轮廓,而没有眉眼。如果说,这样处理是因为巴赫之众多,那么,贝多芬的画像上只有波浪翻卷的长发,则是因为,无须其他特征我们就能认出这位天才音乐家。而亨德尔呢?海顿呢?瓦格纳呢?维瓦尔迪呢?保罗·兴德米特呢?他们也为什么只画了头发的线条,而脸部却是一片空白。也许,可以借用作者对“音乐家”的理解。作者说:音乐家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条件的人才能称为音乐家?这是一个不能解答的难题,因为客观存在是不能规范和没有统一标准的。哦,作者是把描画肖像的笔留给我们读者了,因为,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海顿。

那些大音乐家的佳话,也在这淡淡的水墨间散发开来。作曲家舒曼为了表达他对好友阿贝格伯爵夫人的敬意,专门选出了五个音,作为钢琴作品的旋律主题。而洛齐,就用他的画笔,以这五个字母为夫人设计了一个时尚之极的发型,构思之巧妙让人惊叹。作者在一幅画中,把指挥家的指挥棒出人意想地变成了一根鞭子。作者介绍说,著名指挥家马泽尔对乐队非常严厉,其小女怪他太凶。而当马泽尔面带微笑地指挥时,乐队却不知所措,所以,在指挥家那里,“鞭策”使人进步,“微笑”让人茫然。作者还介绍说,达·芬奇除了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和画家之外,还梦想成为伟大的音乐家,据说他在创作《蒙娜·丽莎》时,为了让模特微笑,灵感式地播放了音乐。所以,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了一幅身体里装满了乐器和音符的达·芬奇的肖像!

用画笔画出对音乐的理解,则要比画乐器和肖像难得多。一座上空回绕着音乐的教堂,和一味突出教堂哥特式建筑风格的画面自是不同的了。这种不同在哪里?作者写道:在我看来,那是凡人借助音乐来感受天堂的地方。音乐使教堂庄严,庄严使凡人崇拜,崇拜使灵魂升华,升华使信徒失忆,失忆使众生进入了他们幻想中的世界——天堂。在介绍美国乡村民谣音乐的画面上,一辆马车上载着背井离乡的人们,他们正吟唱着伤感的歌曲。这就形象化地展示了乡村民谣的产生过程,也提示了乡村音乐怀念家乡、感慨流浪的主旋律,让我们感受到它的乡土气息、农民形象和英国旧情。

现代社会在给音乐注入了许多新的元素之时,也夹杂了不和谐的音符,作者无可避免地要对此作出描摹和评判。与网络联通的圆号让作者啼笑皆非。作者无奈地写道:现代科学发展实在是让人瞠目结舌。你看!网络化已经被运用到了圆号上了。大概是铜管乐器演奏起来太辛苦,不如让它“网络”一下,通上电、安上程序,多方便!夜深人静,星月下,圆号向竖琴吹响了情歌,可竖琴优美而现实的回答——车子、房子和票子,刺痛了求爱者的心。作者是在为商品社会音乐无法超然于现实之上的命运而悲哀吧!而钢琴也在这样的社会中成了附庸风雅的点缀,成了现代艺术的陪葬品,画面上,那只踏在琴键上的脚,踩碎的是艺术家们的心啊!谈到著名的钢琴曲《少女的祈祷》时,作者辛辣地问道:少女为什么喜欢在钢琴前祈祷?她们在祈祷什么呢?为如今的少女想想,她们需要祈祷的事情的确不少:每天练琴、每周老师家上课、每季度汇报演出、每年钢琴考级;学小提琴、跳舞、游泳、绘画、英语;每晚做作业至深夜、每两周小考、每月中考、每学期大考;考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出国、考研。还更有需要祈祷的:少女的生理变化、服饰打扮、爱情梦想、花落何处的烦躁,为人妇后持家生育的恐慌,等等。画面上按着琴键心不在焉的少女,婚后忙碌持家的少妇,向社会发出自己的心声:这一切的一切,叫我们怎能不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