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10章 殷复去毫,徙河北(1 / 2)

汤王凯旋归来,抵达泰卷陶,中纻献上神谕,宣告夏命已废,汤王重返毫都,颁布《汤诰》:“正值三月春光,我亲临东郊,诏告诸侯与群后:务必对百姓多行善举,勤勉政务。否则,我必以天罚严惩,勿怪我无情。昔日,古禹、皋陶在外辛劳,为民众开凿江、济、河、淮四渎,使得万民有了安居之所。后稷传授农耕,百业兴盛。三公皆因对百姓有功,才得以受封。然而,昔日蚩尤与其大夫作乱,残害百姓,天帝不予宽恕,其罪行昭然。先王之言,我等当铭记于心,不懈努力。”

汤王警示道:“若行不义之举,必遭国运衰败,切勿怨我无情。”此令传至各诸侯,以警醒世人。伊尹则著述《咸有一德》,阐述德行至上之理,咎单则编撰《明居》,规范民众居住之道。汤王顺应天意,改革历法,更易服饰色彩,崇尚洁白,朝会均于白昼举行,昭示商朝新气象。

汤王仙逝后,其指定的储君太子太丁尚未登基便猝然离世。在此危急关头,群臣遵照汤王遗愿,拥立太丁之弟外丙即位,史称帝外丙。然而,帝外丙在位仅三年,便因病仙逝,未能留下子嗣。群臣再次面临国祚传承之难题,最终决定拥立外丙之弟中壬为新君,史称帝中壬。帝中壬在位四年,勤政爱民,然天不假年,他也追随兄长而去,未能长久守护商朝江山。此时,辅政大臣伊尹审时度势,遵循汤王遗愿,决定立太丁之子太甲为新帝。太甲,乃成汤之长孙,承载着商朝的希望与未来,即位后,史称帝太甲。帝太甲即位元年,辅政大臣伊尹以其深厚的智慧与高尚的品德,撰写《伊训》、《肆命》、《徂后》三篇治国文献,旨在教导新帝太甲如何秉持仁德,公正施政,尊崇先祖,以期商朝能在新帝的领导下,继续繁荣昌盛。

帝太甲即位三年,却未能继承先祖圣德,反陷入昏聩暴虐,背离汤王之法,德行败坏,令商朝上下陷入混乱。面对此种局面,辅政大臣伊尹毅然决然,将帝太甲幽禁于桐宫,以期其能反思己过,重归正道。在帝太甲被囚禁的三年里,伊尹以忠诚之志,临朝摄政,维系着商朝的秩序,安抚诸侯,确保江山社稷不致倾颓。与此同时,帝太甲身处桐宫,孤独寂寥之中,终于深感懊悔,痛改前非,重拾仁德之心。

见帝太甲真心悔过,伊尹欣喜万分,亲自迎接他回归王位,重新交付国政。帝太甲复位后,修身养德,勤政爱民,诸侯纷纷归顺,百姓安居乐业。伊尹对帝太甲的转变深感欣慰,特撰《太甲训》三篇,盛赞其德行,尊其为“太宗”,以示对这位拨乱反正、重振商朝的英明君主的崇高敬意。太宗帝太甲寿终正寝后,其子沃丁继承王位,成为新一代商王。然而,就在沃丁在位期间,辅佐两代君主、功勋卓著的伊尹亦仙逝。沃丁以隆重之礼安葬伊尹于毫地,并遵照其遗愿,由咎单整理伊尹生平事迹,编撰《沃丁》。

沃丁王仙逝后,其胞弟太庚即位,史称帝太庚。帝太庚在位期间,勤政爱民,深受臣民拥戴。然而,天不假年,帝太庚仙逝后,其子小甲继承王位,史称帝小甲。帝小甲在位期间,虽继承父志,但国力逐渐衰弱,诸侯纷争不断,有的甚至不再前来朝贡。帝小甲仙逝后,其胞弟雍己即位,史称帝雍己。帝雍己在位期间,商朝国势进一步下滑,诸侯叛离,朝政动荡,史称“殷道衰”。此时,商朝境内出现了一棵祥桑,一夜之间长出巨大的树干,帝雍己见此情景,心中惶恐不安,询问辅政大臣伊陟。

伊陟答曰:“臣闻妖邪之力无法胜过圣德,帝之政事是否有所缺失?帝当修身养性,以德治国。”帝太戊听从伊陟之言,积极整顿朝纲,推行仁政。不久,祥桑枯萎凋零,消失无踪。伊陟对巫咸赞言此事,巫咸因此编撰《咸艾》一书,记载此事,以警示后世。帝太戊在庙宇中赞颂伊陟之功,称其为国之栋梁,伊陟谦逊推辞,编撰《原命》一书,阐述治国之理。在帝太戊的励精图治下,商朝国力逐渐恢复,诸侯纷纷归附,帝太戊因此被誉为“中宗”,商朝迎来中兴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