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95章 中国历史(2 / 2)

岳将忠烈,昭心如阳;无奈奸佞,英魂入荒。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西征欧亚,扫荡三邦。

拔都西域,拖雷监国;蒙古铁骑,雄鹰朗朗。

元末义旗,朱氏娇子;南京才固,天威未光。

靖难之役,燕京正主;王朝锦衣,宦官东厂。

倭寇入侵,汹波踏进;戚公忠勇,踏平东洋。

纪元新开,睡狮渐醒;扬威七洲,剑指四洋。

长枪冲缨,利刃出鞘;千年沉积,亿人荣光。

天之苍苍,地之茫茫;唯我华夏,宇内之王!

腾蛟起凤,虬龙过江;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

李鸿章一口气朗诵完,顿时感到口干舌燥,但是他看起来却没有丝毫的疲惫,而是神采奕奕,显得意气风发!

显然,他也是刻意剪辑了萧逸原话之中关于清朝的部分,以免节外生枝,偷鸡不成蚀把米,惹得慈禧太后因此发怒,那岂不是追悔莫及?

当然,他到现在还是没有想明白,当初萧逸告诉他的原文之中,关于清朝的那一部分……

元宝远见,七下西洋;鞑子南下,长城危亡。

闯王之乱,大明之殇;山海之故,吞虎入狼。

满清八旗,勇冠四方;康乾盛世,隐疾蚀强。

闭关锁国,蛟龙沉浮;洋人鸦片,国祸民殃。

天朝聚义,庚子闹拳;洋侮鞭挞,疮痍无常。

逸仙智慧,天降辛亥;内忧外患,权归北洋。

中原大战,血脉离淌;中正乱意,奸匪共党。

东瀛野心,征战二洋;卢沟将陷,三省沦丧。

天下乱世,北非殖强;世界大战,中华危亡。

……

因为萧逸这一部分的论述,是以一个汉族人的身份说的,所以一旦传出去,必定会引起统治者的不满,甚至有可能被有心之人归为异端学说,惹下杀头之罪!

所以,李鸿章知道之后,就赶忙运用自己在国内和国外的势力、严密封锁了消息,无论是外国的报纸,还是留学生的口实,都被他一一化为乌有,作为大清国如今如日中天的当朝重臣,李鸿章还是有这个实力的。

“嗯——这个萧逸还真的是蛮有文采的,论述的也相当的全面,只是——”慈禧太后眯着眼睛听完,却是微微一顿,旋即略有不满的问道:“为何其中会没有我大清的这一部分呢?难道是我大清国所做之事,不适合当众讲出来?还是我大清国,并不算是中国正统?”

说到最后,慈禧太后已经微微有些愠色,嘴角也微微一抽,似乎是颇有怨言。

李鸿章见状,心中顿时悔不当初,他原本还以为经此事之后,慈禧太后就会增加对于自己那个义子的兴趣,对他以后的仕途也会有很多的好处。

却没想到会因此而触怒慈禧太后,偷鸡不成蚀把米;当然,可能是自己当初的确没有将当权者多疑的性格计算在内,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太后息怒!”李鸿章赶忙打了个圆场,陪笑道:“我大清国福泽万里,逐鹿问鼎,逐鹿问鼎,君临天下,称臣四方;使得四海归附、万国来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谓是空前绝后,千古仅有,又怎么会不算是中国正统呢?”

这话说出来,就连李鸿章也不禁感到十分恶心,但是为了平息慈禧太后的怒气,即使是拍马屁,他也得在所不惜的继续下去!

“所以微臣认为,正是因为我大清国功勋卓著、彪炳千秋,所以那个叫萧逸的,才会倍感词穷、无话可说,而且以西方人对我们的了解,不加我大清,也就情有可原了——”李鸿章满脸堆笑着说道。

“是啊!亲爸爸,儿臣也以为我们不应该这样锱铢必较,而是应该看到经此一事之后,我大清国威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啊!”光绪皇帝亦是配笑着中肯的说道。

此言一出,慈禧太后虽然对于外甥的搭话很是不满,但也仍然皱着眉头点了点头,貌似恍然大悟着沉吟道:“貌似的确是哀家有些多疑了。”

“太后这也是维护皇室威严的表现,心切之下,本无可厚非!”李鸿章闻言,急忙宽慰道。

他在朝中这么多年,早已将慈禧太后的脾气摸了个一清二楚;她虽然手腕铁血,而且思想顽固,却也耳根子软,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忠言逆耳,只欣赏献媚追捧。

当然,这也就是李鸿章为什么会打心底不支持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原因之一;毕竟女流之辈难当重任,只会以自己的主观看法揣摩一切,心思缜密却不严谨,心眼小、没有君临天下的气魄,又怎么能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撑起整座大清江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