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159章 铁甲巨舰(1 / 3)

第158章 铁甲巨舰

“定远”,在西方又被称为“萨克森”改进型军舰。

定远和镇远二舰当时堪称“亚洲第一巨舰”。二舰长94.5米,宽18米,吃水6米,正常排水量7335吨或7430吨,满载排水量7670吨,动力为两部水平式三汽缸往复式蒸汽机、8座圆式燃煤锅炉,功率6000或7300马力,航速14.5节(“镇远”为6000或7300马力,航速14.5节),续航能力4500海里\/10节,配有照度为8千支烛光与2万支烛光的探照灯各一具,由3台发电机(“镇远”为2台发电机)提供70千瓦的电力。

装甲总重为1461吨,铁甲堡水线上装甲厚14英寸(365mm),水线下装甲厚12英寸(305mm),305炮座装甲厚304mm,炮盾厚15mm,司令塔装甲厚203mm,煤柜载煤量700吨,最大载煤量1000吨,编制329-363人。

定远号装备有德国克虏伯305mm后膛炮4门(左舷右舷各一座双联装炮塔,水压动力,每门炮重31.5吨,25倍口径)。

克虏伯150mm后膛副炮 2门(艏、艉各一门,每门炮重4.75吨,35倍口径)、75mm克虏伯炮4门、37mm五管哈乞开斯机关炮 8门、57mm、47mm哈乞开斯速射炮 各2门,14吋鱼雷发射管3具(两舷各一具、舰尾一具,备有21枚鱼雷),加上主炮总炮数22门,与镇远舰相同。

此外两舰各装备舰载鱼雷艇2艘(一说3艘),分名为“定一”“定二”、“镇一”“镇二”,排水量16吨,艇长19.5米,110匹马力,航速15节,装备1门37mm哈乞开斯炮、2具14英寸鱼雷发射管(艇艏左右各一)。

1880年(清光绪六年),北洋大臣李鸿章通过中国驻德国公使李凤苞向德国坦特伯雷度的伏尔铿造船厂订造, 并派刘步蟾、魏瀚、陈兆翱、郑清廉等驻厂监造,该级舰设计时集中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等铁甲舰——英国“英弗来息白”号和德国“萨克森”号二舰的优点,为“遍地球第一等之铁甲舰”。

北洋大臣李鸿章亲自为二舰命名,“定”、“镇”二舰和“济远”舰为同批建造,本应于1884交付中国,但当时正值中法开战,德国因中立而延缓交舰,直到1885年中法议和后方将交付中国,三舰悬挂德国商船旗由德国水兵驾驶护送于1885年10月底抵达天津大沽口交付中国,其中“定远”舰成为北洋水师旗舰。

1894年8月1日,中日两国宣战。北洋舰队主力在丁汝昌率领下出海巡弋,寻找日本舰队决战。

丁汝昌的旗舰是“定远”号战斗舰,北洋舰队从威海基地出发,1894年9月13日,北洋舰队主力来到了旅顺,一路上没有发现日本军舰。

1894年9月16日,北洋舰队护送运兵船向辽宁大东沟进发。

在到达大东沟后,运兵船上的陆军部队上岸。北洋舰队主力舰船在大东沟外锚泊地停泊。

9月17日上午10时,日本联合舰队先头部队在黄海海面上发现了一团黑烟,日军判断是北洋舰队的军舰,便排成单列纵队,准备迎战北洋舰队。

停泊在大东沟外锚泊地的“镇远”号战斗舰发现有12艘日本军舰正向锚泊地驶来,立即作了报告。

丁汝昌接到报告后,命令北洋舰队由停泊队形变化成雁队形,北洋水师以5节航速向南迎战日本联合舰队。这样,中日两支舰队一纵一横相遇。

这时相距甚远,旗舰定远舰发出抓紧午饭的命令。而日本联合舰队新兵较多,命令士兵可抽烟提神,打消大战来临前的恐惧。

12时50分,中日舰队相距5300米,这时定远舰右主炮塔305mm口径巨炮首发第一炮,可惜第一炮没有命中日本军舰,落在日舰前方不远的海面。

史学界曾一度有一种说法,称定远的飞桥因年久失修而被震塌,导致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从飞桥上摔下摔伤。其实,这种说法出现在当时定远舰上的洋员戴乐尓《我在中国海军三十年》的回忆录中,因为其人与定远舰舰长刘步蟾有矛盾,故借此污蔑刘步蟾,而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在事后写给上司李鸿章的报告说自己是烧伤而非摔伤。

在火炮技术尚不发达的年代,一般采用三发试射、修正定位的方法。

北洋舰队利用重炮射程远的特点,先发制人,力争战场主动。

5分钟后,日旗舰松岛舰320mm口径炮塔被定远150mm口径舰炮击中,两名日军炮手负伤。接着,定远舰又连中松岛舰,北洋其他各舰也以主炮猛轰日本联合舰队本队6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