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19章 运河记忆(1 / 3)

行人倦游宦,秋草宿湖边。露湿芙蓉渡,月明渔网船。

寒机深竹里,远浪到门前。何处思乡甚,歌声闻采莲。

《宿氾*水》——唐 储嗣宗

第二天一大早,带着对外婆家的美食的向往,高泽和爸爸妈妈骑着自行车一路向外婆家而去。他们先到镇上,买了一些点心和麦乳精、芝麻糊、豆奶粉之类的补品,还有几样高怀远从省城带回来的特产,一起送给外公外婆尽孝心。高泽坐在爸爸的凤凰自行车的前杠上,林佩云坐在后座,一家人说说笑笑,沿着紧挨运河东岸的公路一路往南骑行,一边骑车高怀远还一边跟高泽讲述这一路的人文历史、风光美景,也算是弥补难得回家教育儿子的缺憾,也好让儿子长长见识,多学得知识。

出了南窑镇,高怀远就问高泽了:“小泽啊,你知不知道,咱们这个镇子为什么叫南窑啊?”“我知道,我知道啊,那是因为这里原来有一个很大的砖窑,因为在县城以南所以叫南窑,这里生产砖瓦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所产的砖瓦质地优良、坚固耐用,素有‘南窑砖头北窑瓦’的美誉。对不对啊,爸爸?对了,对了,我还别人说什么顺口溜:流(这里应该是四声,形容水流比较急)水河里拔桩——拦腰(南窑)。”高泽随口说来,一点也没停顿,到是让高怀远吃惊不小,原来儿子知道的还挺多啊,看来两位老爷子下了不少苦功啊!原本他还以为儿子这么小,不可能知道太多的东西,等儿子有什么不知道了,他就给他绘声绘色的讲一讲,也好显得他这个做爸爸也是有点学问的。

很快,就骑到了槐楼湾,槐楼湾有个渡口跟河西相通。高怀远看高泽一路都盯着运河里南来北往的船队,两只手紧紧的抓着自行车的笼头,一句话也没有,就又起了考他的心思,就问道:“小泽,你说说这槐楼湾的情况我听听。”“哦,哦,槐楼湾啊,我也知道。”正专心致志的看运河壮观船队的高泽听高怀远问起来,连忙答道:“这槐楼湾在古代就建有槐楼镇,还有槐角楼,也名叫怀阙楼,唐德宗还曾经来视察过呢,诗人陶应弼还写了雪楼诗称赞呢!”“这首雪楼诗你记得吗,背背看。”高怀远是打破砂锅问到底了,高泽也没含糊,直接就背了出来:“雪楼当月动清寒,渭水梁山鸟外看。闻说德宗曾到此,题诗不敢倚栏干。”“好,好一个题诗不敢倚栏干,不错,不错,你再说说,还有什么呀?”高怀远的心情益发的好了,继续鼓励儿子往下说,高泽倒也挺配合,把肚子里的货往外倒:“明代的县志就记载了陶应弼的这首诗,并把‘雪楼高寒’列为‘十景’之一,朝廷管河工部于此设槐楼巡检司。明代左都御史刘宗周舟过槐角楼时也写过著名的《淮南赋》,明代本县的诗人叫吴敏道的也写过《登怀阙楼》:‘天地平成奏禹功,丹甍绣木丽晴空。诗人错认梅花阁,野老争传瓠子宫。万里长风来蓟北,四更初日出天东。丰碑尚卧层檐下,太史文章亦自雄’。”

“嗯,嗯,好啊,太好了,儿子前面就是刘堡了,你再说说这刘堡,也让你妈妈听听。”高怀远对儿子是十分的满意,当然希望他知道的越多越好,高泽也没让他失望,张口就来:“从槐楼湾往南五里就是刘堡了,过去也叫刘家堡,历史也很古老了,当初为刘姓聚居之地,因为地势比较高,故名为刘家堡。宋代曾在此设驿站,名刘家报蓬。明嘉靖时顺天府尹、户部尚书王轧罢官后侨居槐楼镇,于刘堡建有住宅,因日久年深,王尚书的故居现今已经找不到了。”

林佩云坐在后座,两手扶着丈夫的腰,一直安静的坐着,听着丈夫和儿子说话,他知道儿子在书中所下的功夫,家里爷爷的藏书、火星庙里王五爷的藏书都是他知识的源泉,有时在别人家看到没看过的书,他总是要想办法借过来看,凭借他过目不忘的本领,书中的那些“颜如玉”“黄金屋”自然是成了他的“囊中之物“了。这时她有点心疼起儿子了,刚才滔滔不绝的说了一大堆,连口水也没喝呢,连忙对高怀远说道:“怀远,骑你的车子,让小泽歇会,这都到小瓦甸了,也快到了。” 高泽却没有歇着的意思,也没理会妈妈的关心,只管在爸爸面前显摆他肚子里的货:“小瓦甸到了,大瓦甸也不远了,俗话说:‘桌子不平——瓦垫(瓦甸)’嘛!明万历《宝*应*县志》载曰:瓦店在县治南30里,原来叫瓦店或者瓦淀,清雍正《扬*州志》才称瓦店为瓦甸,传说在隋朝末年,大将裴元庆曾率领瓦岗寨部分义军驻防在瓦甸地区。亲王李世民登基以后,敕封此地为瓦甸。晚清时期还出过一名出色的武举人华晓云呢,他的孙子华克之也是一位非凡的革*命英雄。”高泽还是很快的说出了瓦甸的历史和典故,高怀远好像为了显示的渊博,也为了不在儿子和老婆面前丢面子,补充着说:“传说肯定是以特定的历史事件为基础,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在隋末农民起义军中,瓦岗军多渔人猎手,英勇善战,曾多次击败隋军的主力,困扰洛阳。大唐奠基以后,对曾经驻防过瓦岗军的瓦甸进行敕封,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你们看啊,瓦甸就在烟波浩淼的氾光湖畔,在开凿运河以前,与五里埠、华家滩连成一片,滩塗面大,水草丰茂,禽兽出没,这正是渔人猎手用武的理想之地。唐王朝建立以后,化干戈为玉帛,一些瓦岗军就地转业退伍,将手中的武器转化为生产工具,捕鱼狩猎,开荒种地,重新过上和平劳动的生活。以致由唐宋而元明清,世世代代,子子孙孙,生生不息。瓦甸的这个‘瓦’字,是不是瓦岗军的‘瓦’,原来的瓦店是不是因为瓦岗军而得名,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