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37章 火红饕餮(2 / 3)

今天邵家婶婶做的平桥豆腐当然不是用的正宗的淮*安平桥镇的豆腐,而且做法也不是特别的地道。

如果选用平桥当地生产的盐卤点浆的细嫩豆腐,放在冷水锅里煮透,取出后略微压一压,去掉水分,再切成瓜子大小形若雀舌的薄薄碎片,再按照传统正宗的做法烩制的话,那肯定更加的美味可口,食而不腻,清素入肺。

平桥豆腐含有丰富的营养,具有补五脏、疗虚损的功效,在夏季食用功效更显著。

许多人在品尝完这道历史名菜后,对其滋味之鲜美,均赞不绝口。

肉质细嫩,清香爽滑,口味鲜咸。

豆腐鲜嫩油润,汤汁醇厚,油封汤面,入口滚烫。

豆腐片洁白细嫩,辅以鸡汁海鲜,味美汤浓,深受食者喜爱。

一顿鲜美可口的饭菜终于是下了肚了,高泽摸了摸撑得鼓鼓饱饱的肚子,又没半点形象的抹了抹嘴,打着饱嗝站了起来。

邵家的大柱和二柱两小子也跟高泽一个德性,没出息的扶着墙,慢慢腾腾的往屋外挪。

邵如阶见高泽吃完了饭,放下手中的饭碗,进屋内拿了个旅行包出来,拉开拉链,从里面拿出一大包的大白兔奶糖,从里面取出了两个小包装的给了高泽,让他拿回家吃去。

高泽接过两包经典原味的大白兔奶糖,又垂涎欲滴的看了一眼那个大包装袋,还冲那个敞开的旅行包意犹未尽的瞄了一眼,嗯!等会,那里面那个红盘子,不是剔红吗?

剔红,好漂亮好精致的剔红呀!高泽放下已经到手的大白兔奶糖,又显得很不放心的看了两眼,才又把目光重新投向了旅行包里的东西上,对邵如阶说:“邵伯伯,那个包里的红红的东西是什么呀?我能看看吗?”

邵如阶也没在意,从包里拿出了那个红色的盘子,直接递给了高泽,毫不在乎的样子。

高泽小心翼翼的接了过来,按照爷爷的说法,在接古玩的时候,应该是一个人把东西平稳的放在桌子上,另一个才好上手察看的,邵伯伯直接就塞到了他怀里,吓了他一跳。

原来是个雕漆的红盘子,准确的说应该是件剔红栀子花纹盘。剔红是雕漆品种之一,又名“雕红漆”或“红雕漆”。此技法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

明黄成《髹饰录·坤集·雕镂第十·剔红》中写道:“剔红,即雕红漆也。……宋元之制,藏锋清楚,隐起圆滑,纤细精致。”

其法常以木灰、金属为胎,在胎骨上层层髹红漆,少则八九十层,多达一二百层,至相当的厚度,待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

高泽可是从识字开始,就在看在研究那本他“抓周”抓到的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论》,那上面就有专门介绍剔红的:“剔红器皿,无新旧,但看朱厚色鲜红润坚重者为好。”

清代李斗的《扬州画舫录·工段营造录》也有介绍:“﹝漆器﹞有剔红、填漆两种。”

高泽手中的红盘为圆形,有二、三公分高,口径能有十六、七公分吧,以黄漆为地,上髹朱红色大漆约百道。

以写实手法在盘中雕刻一朵硕大盛开的双瓣栀子花,枝叶茂盛,间有四朵含苞欲放的花蕾,枝叶舒卷自如,肥腴圆润,布满全器。

盘背边雕刻阴文香草纹,线条峻深而圆转自如,内髹黄褐色漆。近足处有“张成造”三字针划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