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00906 观察者(下)(2 / 3)

那么我们呢?

自尊为智人,并逐步向着智神靠拢的我们呢?

……

我还记得杨迪先生在这篇未对外公开的论文中对薛定谔的猫进行了这样一种比喻。

他说,当你自己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你可能会玩的很疯,不在意发型,引吭高歌,不在意五音不全,穿不穿衣服也无所谓,发出的声音也会很大,甚至很奇怪……总结来说,你的所有行为都变得不可捉摸,莫说他人不知道你会有这样的一面,你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是怎么了,接下来又会做什么!

但如果这个时候,你的家中来了客人,你就会立马安分下来,开始收拾打扮,声音变得文静可爱,行为变得稳当得体!

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我们也存在波粒二象性吗?

只要有人观察,我们就会变得有秩序,没有人观察,就会变成混沌不堪的模样?

而如果这是真的,那么……

观察这个宇宙的是谁?

……

初看这段猜想的时候,我还没有接触到那么深层次的问题,可现在,当因子被我们发现并对我们的世界产生影响的时候,我越来越觉得这种猜想的可怕!

杨迪先生是个伟大的人,作为反思者学派永远的精神领袖,他是可敬的。

他留给我们的反思也值得我们去深入的思考。

……

到这里,关于我对因子的理解进入了最终部分。

那就是“观察者”猜想。

我们探寻“量子纠缠”、“波粒二象性”和“薛定谔的猫”所蕴含的奥秘的同时,应该也逐渐的意识到了这样一个“观察者”的存在!

而且它并不遥远。

就像杨迪先生比喻的那样。

客人也许就是我们遇到的最常见的“观察者”!

他们不需要特殊的身份或者力量也足以让我们恢复秩序的“正常”状态。

如果再放大一些看。

曾经不可一世,险些灭绝人类的“金色鸟笼”也可以作为观察者。

因为它掌控者全人类的数据信息,我们所有人的一举一动都在它的观察之下进行,而它只需要适当的介入就可以让这一切按照它的“秩序”安稳许多年。

再说一个更为具体的,印象更加深刻的。

那就是“中心之帷”。

中心之帷拥有的力量至今仍是我们难以企及的,作为重燃人类文明的监护者,或许中心之帷逐渐走向了堕落,甚至变得形如枷锁,但不得不说,中心之帷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

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深有体会。

……

而作为曲变引擎研发项目的负责人之一,我对自己的工作和成果其实一直都不够满意,甚至感到徒劳无功。

尤其是当听完郝先生和唐教授的一番话之后。

我更加觉得曲变引擎目前的进步方向是错的,也许我们应该停下来,并回过头,从零开始。

……

但在那之前,我觉得我有必要先放下手中的工作,像唐教授所说的那样,先去找更多的“纸”。

而我觉得,“因子”就是最好的纸张。

另外……

关于仝老伯提到的人生的意义,李伯伯给予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