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133章:看书引发的纠结(1 / 2)

从江南的讲述里,闵欢听出来,这本书的重头戏,明明是男主穷逼那段,可他讲到最后,为什么会特意提起,男主从保险柜里拿钱的细节?

正是这样的疑问,把闵欢的好奇心强烈的勾了起来。

她根据章目的索引,快速翻阅到相关的章节,开始认真起来。

这短短三百多字,她看了四五遍,仍觉得回味无穷。

看自己的时,她从来都没有过这样的感觉。

甚至,才看一百个字左右,就开始昏昏欲睡。

为此,她曾自嘲地告诉别人,自己写的是“治愈系”,治失眠,百发百中。

是什么使我还呆在这儿?回答他的,是一句非常奇怪的话。

闵欢盯着书中的这句,下意识地扪心自问:如果我来写,会写成什么样呢?

她托着腮,思考了几分钟后,按照自己的思维习惯,觉得她自己极有可能写成:别人都下班了,男主还独自呆在办公室。

作者采用的,是极其细腻的心理描写,但她,却往往只会解释说明。

这是陈野最鄙视的写法,几乎每次点评时,他都会重点批评。

但因为闵欢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对比,对问题的认识,也只是浮于表面。

陈野点到的问题,她当时都明白,但再新写的时候,依然会我行我素,重蹈覆辙。

怪不得,陈野老说她写的平铺直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毫无意外波折,仅仅从这一句,闵欢就看出了极大的区别。

而作者在男主自言自语这一句后,并没有直接去写他看到这笔钱有多么动心,想占为己有,拿起来跑路等等。

反而用了整整三百字,都在写他的心理斗争,细微动作,以及极其艺术的安排他把钱拿出来,之后,保险柜就自己关上了。

这戏剧性的一幕,本来是概率极低的事情,但在作者的笔下,却是如此真实,如此的充满画面感,以至于孤身呆在图书室的她,都不由自主的跟着紧张起来……

她打开手机中的存稿,重新再对比自己写的那个开头,越看越想删掉,越看越忍不住想修改,纠结半天后,决定还是不要鲁莽,先请教下陈野再说,毕竟,这个开头,已经入围影视作品大赛。

想到这,她直接拨通陈野的电话,稍显激动地说道:“我刚看了《嘉莉妹妹》,觉得男主从保险柜中拿钱的桥段,写得特别细腻感人,氛围营造十分成功,代入感也超级强,看的我尴尬症又犯了,觉得自己写的好垃圾,现在好想改文,怎么办?”

闵欢一口气说完,又下意识地瞅了眼放在腿上的那本书,但她的手机仍放在耳边,静等着陈野的回答。

电话那端,沉默了足足有一分钟。

陈野极为不屑的声音,这才通过声筒传来:“你乱改啥?《嘉莉妹妹》这种代入感,是非常多的独白,以及一部分自动来制造的,节奏太过于缓慢,现在看惯了快餐的读者根本不会买账好吧?”

自动?就是陈野说的,人物与环境里的道具互动的过程?也就是自己看到的那些细微的动作?

这个词,让闵欢想起了陈野某次点评自己时说的那句:人物的自动要是不能和环境结合,那作者可以一头撞死了,现在,你就与这种死法非常配。

在陈野犀利的点评中,闵欢知道,这也是她的薄弱环节之一。

在这一点上,书中的作者,却运用的极为娴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