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一百四十五章 车(1 / 2)

初十日正午,白石墩,朝阳南坡。

赵期昌提着一杆缴获的兵器来到正殿,正殿此时只有墙壁、神像,顶上搭的还是草棚。

这是刘豹子的兵器,一杆让赵期昌很疑惑的兵器,杆是上好的雕花槊杆质地、光泽如金玉,而刃部则像一块灵牌。

整体上多处可见金银鎏饰,或堑刻花纹,是一杆质量上乘的同时,也非常美观的兵器。也只有历史上那些将门,才会在自家吃饭的家伙上弄这么多花样。

可兵器整体上没有任何字纹可以表明这东西来历,估计也是宝贝,赵期昌这里也没人会使这类兵器,所以他拿来了,准备供奉在殿中,彰显武名。

此时正殿中,老道士研墨勾兑着颜料,陈明心则握着小刷,端着颜料认真给神像上新装。

跟着赵期昌进来的虚平先行几步,拜倒在老道士身前两步外:“弟子栖霞观虚平,拜见青阳叔伯。”

老道士研墨,声音缓缓:“栖霞那边不好立足,苦了你们这一脉了。观中上下,可好?”

“回师伯,一切都好。真字辈有入门八人,外门十三人,俗家弟子二十七人。”

老道士这才走向水盆洗手,甩着手上水迹笑道:“这就好,且起来吧。这处道观,日后交给你打点老道也放心。”

虚平起身,挽了挽袖子,老道士笑着颔首,虚平才走过去研墨。

赵期昌这才捧着黑布包裹的兵器上前:“师尊,弟子从匪首刘豹子处缴获了一样兵器,看着来头不小,想着列入观中,扬我真武一脉威名。”

老道士提起兵器,摘去黑布套上下打量,笑道:“铁杵,这可不是寻常人能用的兵器。”

说着敲击槊杆,又弹弹铁牌,缓缓点头:“这是宋初五代十国时期的兵器,所料不差,应该是王氏一族的。”

宋朝的重甲军制导致辽国、金国乃至蒙古都有大量的重甲部队,所谓的蒙古弓骑放翻西夷各国联军是不正确的,人家是重骑开凿,正面打崩对方。

而宋初五代十国时期,武人当政,将盔甲演化推向一个高峰。自然也就产生了一大批破甲武器,如锤、大关刀、步军朴刀、大斧以及各类造型奇特的重型兵器,这类重型兵器都叫做马槊,这又是一个大类,如单脚铜人槊、做成鹰爪或人手掌的挝。铁杵,也能归于槊的一种。

山东王氏很大的名头,琅琊王氏站在那里谁敢忽视?

老道士短时间内确定兵器年代,可能的归属,让赵期昌苦笑:“弟子问了军中,无人识得这兵器。但年份久远是肯定的,师尊可入眼?”

老道士抚须得意笑道:“这也正常,此物介于正统铁杵与马槊之间,不是寻常人所能辨识、使用。行了,你也别献宝了,找地方搁下。”

赵期昌点头,提着大约三十二斤的铁杵来到墙边兵器架,抽去一杆重复摆放的红缨枪,将铁杵插进去。

其实这兵器他也眼熟,老版《西游记》里他见过这东西,就是那个隐雾山南山豹子的兵器。唔,就是那个痴情山妇,几次用假人头骗过猴子,弄得猪八戒要分家的那个豹子精。

老道士领着赵期昌来到正殿外的茅草土屋子,后续建设会在开春后开始,土屋子早晚也会被推掉。

屋中,赵期昌帮着将炭火铜炉搬到火炕上,老道士烧着水,取来一些干果摆在炕桌上,笑着:“刚回吧?”

赵期昌点头:“是,虚平师兄着急,弟子也无办法。”

老道士笑笑:“你这一身血汗腥气的,一会回去赶紧洗洗,这么会捂出病来的。”

赵期昌点头,老道士继续说:“北曲山那边的事情,老道基本上也都看的明白。这件事情牵扯较大,遗祸不小。我也劝你不要到处走动,静静待在家中操持春耕就好。”

赵期昌咧嘴苦笑:“师尊,您老怎么又全都知道?这事情弄得弟子寝食难安,真想将知情人灭口干净。”

老道士捏起一枚红枣,撕碎送入口中,嚼着:“你怕什么?你身世清白的不能再清白,山东这地方真没几个干净的。给你说件事,别惊奇。”

“师尊但说无妨。”

老道士指着北边,低声道:“在北曲山战事期间,那位水寨参将玄成武动作反常,各处山里人马都有不寻常反应。老道若没算错,若是这一战标营、登州卫战败,这位参将说不得会扯反旗。”

干咽一口,赵期昌有些难以启齿:“真的假的?听朱应奎说,这家伙父祖都为国殉身,是锦衣卫出身,还是宫里的宿卫将军下来的。”

老道士抚须,轻轻摇头:“他是锦衣卫不假,又是皇帝宿卫是真。可谁说他就不能是白莲教人?老道可记得清楚,这位是河间府静海县人。对了,人家朱应奎收你做弟子,不要人背后就直呼其名,传出去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