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二百七十四章 兵技巧(一)(1 / 2)

嘉靖二十七年六月初三,即将入伏,天干气躁之极。

经过抽调,赵期昌集合三个把的精锐力量在登州城内军营开始操训队列,为八月份历城各军大校做准备。

一个骑兵把五百骑,一个超长枪步军把五百人,一个火铳把五百人,集合一百亲骑,组建了这支代表捕倭军招牌队伍。

严格意义上来说,赵期昌的这一千六百人作为骨干,补充足够的辅军,可以立马扩充为三营兵马,这三把兵力不打散,完全可以充当一营的核心战力。

再算上一些随军的军医、火头军等辅军,这是彻头彻尾的近两千号兵马。且人手一马,这样的高机动力量,整个山东只有标营能凑得出。

赵期昌这边刚集合人马,立马就引发震动:你这架势是去争头名,还是去干仗?

城中军营校场,常信平头戴竹笠,右手拄着一杆两丈长的大枪,左手叉腰中气十足呼喝军号:“三步冲!”

李济领头,五个百人超长枪枪阵排成一线,脚步应着鼓点,枪林推进如墙压下。当鼓点密集时,五百人组成的枪阵脚步变快,发动了枪阵冲锋。

枪阵面前的稻草垛子一个个被推倒、挑飞,稻草纷飞。

左右校场,一边练习枪阵冲锋战术,一边铳兵训练花样就多了。现在的火铳靠不住,基本上训练时,铳兵临阵也就一发,然后换其他兵器组建混战小队。而火铳把训练的火铳齐射就是一次性的东西,为了尽可能的对得起这一起齐射。如何打出这唯一的一轮齐射,就成了训练的重中之重。

很简单,抵近了,能让对方看清铳口的距离,在五六步范围内开火!

管他火铳的精度、威力够不够,面对面开火齐射,还不信打不死你!打不死你,也要吓死你!

检阅台,赵炳然抚须:“好啊,军中儿郎如此气象,今岁诸军大校,我登莱可得头筹呀!”

赵期昌头戴勇字盔,太阳晒的头盔发烫,他脸上渗着油汗更显得双目炯亮:“我军能夏练三伏,不惧寒暑。试问各军谁能做到?剑门先生,此番入秋大校,军中弟兄可都憋足了心气。”

这次历城八月大校,是各军表演阵法、武备、战术的舞台,更是军中比武瓜分官职的狂欢。军中比武不是摆下一个大擂台所有人上去比拳脚,军中比试也要讲文化课。一共三步,先比试考兵法策略;过关后再考核步射、马射弓术;再考一门马上、马下兵器功夫,就算是完成了。

各方面的考核都有名次,名次靠前的低级军官自然可以升官。而这种升官属于一种对外渗透,通过武举提拔起来的军官,都是留任都司府,然后各省互调。很少发生某军出去的武举军官,又能回到原建制的事情。

军营外栅栏处,城中士民围观子弟兵操训,殷正茂头戴粽叶笠子,手里拿着粽叶扇子煽风,被挤在人群中看着铳兵演放。

他的倒吸一口凉气,心中暗骂赵期昌是疯子!

他眼中,铳兵百人一队,齐步前进到土墙七八步处竟然开火后立刻蹲伏在地;然后后面的铳兵又是一轮,一共三轮射击几乎在一个呼吸时间内射出,毫无停顿!

大伙都想想,前排铳兵开火后,怎样才能让第二排铳兵迅速开火?是让前排铳兵蹲下好呢,还是让他们绕到后面去?毫无疑问,自然是射击后就地蹲下来的快捷。

可为什么,整个明朝、乃至是清朝的铳兵战法里讲的都是连环快枪阵法,而不是让前排铳兵蹲下?

所谓的连环快枪阵法现在正在俞大猷手中成型,这是一种铳兵射击再分配运动机制,可以理解为符合数学规则的阵列运动。再简单的说,就是前排铳兵射击后,向两侧绕后,然后次排铳兵上前填充射击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