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三百五十八章 军容(1 / 2)

三月初十,甲戍日,再过一天就是清明节,这将是一个没有雨的清明节。

奉命,赵期昌带着选拔的三百勇健军士入京,接受身体检查,确认身体健康,没有水土病或其他病症后,便正式充任东宫卫士。

太子在京中有两处居所,一处在皇城慈庆宫,一处在皇城东安门外的十王府街的私邸中。此外京城外围众多的皇庄里,也有一些被划归太子作为太子零花钱的来源。

从朝阳门而入,赵期昌终于感受密集的人群压力,人来人往人匆匆,一种很熟悉的感觉,繁华的感觉。

他没有怎么挑选军士,只是抽调三个百人哨队罢了,唯一花费时间的就是确定这三百东宫仪仗的打扮。

是穿戴宫廷禁军所用的礼仪用甲,还是保持自己的风格?

如果用礼仪盔甲,那入京后还要跟兵部武库司打交道,这无疑会浪费几日功夫。而赵期昌现在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入京,面见太子、蓝道行,想法子将李时珍弄到北京来。

故而,东城兵马使司派出兵丁在街道两侧维持秩序,自东宫亲军入城以来,因独特打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京中士民、走卒贩夫围观。

有邢一凤支持,在山东资源的全面资助下,赵期昌终于能按着心思给军队全面换装。

军士一律是皮制官靴,褚红色衣袍外穿着四面镜甲,同时扎斜十字交错白色武装皮带,环绕镜甲腰围的一圈武装带上常用的碗筷、匕首、药剂、绳索、腰牌、箭囊或可能的火药皮盒、弹丸盒都能系挂、固定。

镜甲已开始陆续列装京营兵,这种围绕镜甲形成的新式军容并不出奇。

而令京中时士民争相目睹要过眼瘾的就是登莱军独特的负羽,以及跟负羽配套的四四方方折叠棉被。

此前是背后固定一个木匣子,木匣子上固定羽饰,所以叫负羽。羽饰拆卸后,就能卷起收入木匣中。

此时木匣子被改成棉被,折叠成四四方方后以绳索捆绑固定,同时在固定住羽饰,就能一举达成多项功能。

全员佩戴大檐勇字盔配红色盔缨,毡笠夹在在棉被包里以便取用。什长头盔上扎三角盔旗,队官盔上扎四方盔旗,哨官背后三根负羽,把总三根负羽加三角盔旗,千总则是三根负羽,四方盔旗。

这已是最简化的军中军阶区别方式,毕竟赵期昌要逐步淘汰军官家传的各种繁复、臃肿的盔甲。

他觉得军官的识别方式能让自己人认出来就行了,没必要让敌人也了解。而这种小小的区别方式,加上羽饰晃动时的干扰,足以保证军官对敌时的隐蔽性,也能保证熟悉这套规矩的军士能认出军官。

此外,每名军士肩上的披巾会有不同,比如这次随赵期昌入京的三哨军士都是黑色披巾,表示他们在本千总队序列中属于黑旗编制,属于核心力量。

三百余军士以五列行进,近处的赵期昌向后瞥一眼,看不清军士面容,看到的只有摇晃的一层层大红负羽,更别说远处了。

在京中士民眼中,这是一支从上到下赤红如火的军队,仿佛一团移动的火焰一样,十分的刺眼,十分的壮观。

而赵期昌一直坚持军中羽饰发展,除了鼓舞本方军心、震慑敌军外……再加上镜甲、斜十字武装带的出现,都在为后续的全军火器化做准备。

现在的火器一使用,就是大面积的白色硝烟,如果不穿的鲜艳一点,那就无法识别敌我!

哪怕就十步的距离,只能看到人影晃动,却就是无法判断敌我!

射程是火器的优势,在使用火器时视界上必然出现的干扰,则是目前火器大规模运用的最大障碍之一。

赵期昌身侧,梁梦龙白袍镜甲跨坐在一匹白马上,挂着素布披风,他网巾束发额间扎着一字巾,扭头四望不由露笑。

京城实在是太大了,每日都有大员出入,或有军队小规模调动。

他在京中待的时间不长,可真没见过能有一支军队这样能在入城前惊动兵马使司,逼的兵马使司不得不派出治安兵丁稳定秩序。

在京中,市井间的舆论是很重要的,只要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锦衣卫、东厂是干什么的,捕风捉影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将每日京中物价、大臣家交际过程以及京中士民的谈论话题密报给皇帝,也是他们的职责。

如此华丽的军队,已经震慑了京中士民……

不断的惊呼声,远处攀高之人,指着军队对身边激动讲述的情景比比皆是。

李成梁此时就在人群之中,一岁多的儿子李如松骑在他脖子上在人群欢呼声中招摇着小手,呵呵笑着。

身形高大的李成梁浑身单薄衣物打着处处补丁,留着浅浅八字胡的他微微扭头,目光不离赵期昌,目送赵期昌一人一骑背影消失,他双眸倒映着成林赤羽的火红,低声呢喃:“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