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五十章 颍上小筑(1 / 2)

["韩国,国都新郑南,靠近颍川的一处临河小村,叫做自然村。

这里距离暴氏封地颍川就隔了一条河,而这座小村与其他村庄比起来最大的不同就是这里没有女子,有的只是荀子的学生,以及仰慕荀子名声前来求教的百家子弟,或者就是还未确定学业的士子慕名游学来此。

这是个老师挑学生,求学士子也挑老师的时代。

如今当世显学是儒家、墨家这两大并列于世的学问,两门看着殊途同归却水火不容的两门学问。兵家、纵横家、法家的辉煌已经随着兵制几次改革、国政变法、国际形势的稳定而渐渐落寞。

宋武从北向南眺望这座法家圣地,伫立久望不迈一步,良久对身旁韩非道:“师兄先行,稍后子武再拜谒荀师。”

一国之君不是你想见就能见的,荀子也是如此。除了荀子的三十余亲传弟子,其他弟子、客人都需要投名刺,得到写有会客时间安排的回帖时,拜访者才能持贴按时登门拜谒。

韩非微微颔首,扭头看一眼后面目光呆滞,姿貌邋遢的楚南公:“那子武速去速回,莫要自行远离。待荀师见了完完整整的子武,我的才好向荀师复命。”

“好,快则申时,慢则明日辰时。”

申时,申,田地里干完活回来的农人排成一条线回家,就是天快黑的时辰。

一路南行,队伍却越发的小了。

桓冲领着一众东周流亡贵族子弟与三十余伤兵留在魏国温县招揽宋国遗民相关的人力、物力;渡河后韩虎也老老实实带着材军去荥阳大营复命去了;彭锥手持韩非手令,带着宋兵去召集各自亲旧,就等宋武返回新郑后一起北渡大河向温县与桓冲汇合。

而渡河前后,宋武、韩非并没找到河伯西门豹,河伯真身在上游,还是下游出海处,河里的妖灵也说不明白。

大河太大了,河伯真身可能在上游,可能在下游,也可能在上、下游某一段的支流里,甚至可能化作人形在某地妓馆吃吃喝喝。

找到一条能行之有效联系河伯的方式,也是宋武返回自然村的目标之一。

只是站到了这里,他才发现了一重新天地。以前的他,看到的只是自然村,而现在有土德之力庇佑的他,看到的哪里是什么自然村整体的‘井’型屋舍布局,而是一座山,中高八方低九宫布局的山,大多数人的仿佛梦游一样游荡,或喜怒哀笑,或自言自语。

宋武说完就跳进了路边河流中,韩非看着浅浅及膝可明辨游鱼的清澈河水,而宋武就那么渐渐被河水吞没,仿佛如火焰一样一闪即逝,消失不见。

眨眨眼睛,韩非双手负在背后拉起绳子,牵着绑了楚南公右手的牛皮绳,缓步朝山上走去,前前后后出入自然村的士子如若无视,继续忙碌他们的。而韩非,明明是在一步步登山,可他若封印自己的能力低头俯视,却会发现自己在凌空踏步,步步登高。

荀子门下能发现自然村真相的弟子没几人,又知道颍上小筑的人也是没几个。这也是为什么龙阳君问宋武‘颍上主人’,宋武回答的意思也简单,我不仅知道这个地方,我还见过那个人。

就因为这一层关系,龙阳君才会为宋武开具通行令文,允许宋武在魏国范围内自筹兵甲、粮秣,但必须参与这次与秦国的大决战。

自然村的真相,你有异术傍身或是仙裔自能察出自然村点滴不寻常,若是荀子看重于你,你能发现更多的奇异景象;而颍上小筑,能不能进去,全看主人家喜好,主人是荀子的亲人,叫什么名字宋武一概不知,他只知道服侍的小童叫做中行策。

荀子的荀姓始于黄帝诸子,论姓氏高贵不在姬姓之下。而面对殷商子姓族裔辉煌的文化成果,一些姬姓族裔硬是要将荀子归入姬姓族裔一类。

其实宋武也好,韩非也罢,对待殷商子姓与姬周这两大族裔之间的竞争,完全是一副看笑话的态度。反正大家归根结底,哪个不是黄帝血裔?就算你父族一系是炎帝后裔,可你母族呢?

炎黄之争就是黄帝、蚩尤之战,之后还有蚩尤旧部刑天发起的复仇战。结果就是,这年头还真找不到多少炎帝血裔诸侯国,炎帝族裔早已与黄帝族裔不分彼此了。

至于荀子原先是赵国人,更早一点能算是晋国人。而晋国六卿之中有智氏、中行氏,他们都是荀姓,后来在智伯手里合并,形成晋末四家里的智氏一族,最强大的一族。

正规场合里可以称呼智伯为智瑶,庄重的场合里,就必须称呼智伯的另一个名字,荀瑶。中行氏并入智氏,智伯被杀后原智氏一族被屠杀干净,中行手、荀姓其他分家受到的牵连不小,都恢复荀姓,而不再称某某氏,即放弃争权的名义,以及复仇的动机,属于一种自保行为。

所以荀姓中行氏血脉繁盛,却多已恢复荀姓弃用中行氏,一个荀家人叫做中行策,本就是一件离奇的事情。不是这个叫中行策的人如何,而是给他起名字的那个人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