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一一0、书空咄咄 扪虱倾谈(2 / 3)

“羌帅姚襄率部归顺朝廷,将弟弟们送入京城做人质,殷浩不但不予以安抚,使之为朝廷效忠,反而设计陷害,两次派刺客行刺姚襄,被姚襄发觉。姚襄迫于无奈背叛朝廷。又不能乘势扫荡敌寇,致使朝廷大军惨败,舟车、辎重丢弃一空;三军粮草,资助了敌寇。天怒人怨,成为大众所唾弃的对象,所带来的灾祸,将危及国家社稷……”

朝廷见桓温义正词严,被逼无奈只好将殷浩废为平民,将他流放到东阳郡信安县。

于是桓温终于拔掉了这支“眼中钉”,形成了自己日后的一支独大。

桓温对心腹谋士、参军郗超和主簿王珣说:“说起这个殷浩来,从小就在一起玩耍,我们俩玩骑竹马,我丢掉了之后,他就上来捡,玩的都是我剩下的,哈哈,从那时候看,就知道那小子不如我啊。”

郗超说道:“殷浩军事才能确实不咋地啊,吃败仗是咱们事先就料定的。”

桓温说:“殷浩品格高洁,能言会道,假使让他担任尚书令和仆射,足以成为朝廷百官的楷模,朝廷用才不当,以致有今日啊。”

殷浩虽然被罢黜流放,但没有说过半句无怨言,神情坦然,一切听天由命,依旧不废谈道咏诗,即使自家亲人也看不出他有什么被流放的悲伤。只是整天用手在空中写“咄咄怪事”四个大字而已。

“莫非这就是命运的捉弄吗?出征时我刚一上马,走了没几步,就突然从马上摔了下来,我感觉苗头不对,但我不信这个邪呀!那个狗屁张遇,翻来覆去,朝三暮四,怎么偏偏让我们‘遇’上了呢?你说,这能怪我吗?这些岂非咄咄怪事……”

殷浩的外甥韩伯,素来受到殷浩的赏识和喜欢,他随殷浩同到流放之地,一年后回京,殷浩送到水边,吟咏曹颜远的诗道:“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吟罢竟然抽泣哽咽,潸然泪下。

此时掌握朝廷内外大权的桓温到了“逞能”的时候了:“你殷浩酸秀才根本就不是带兵打仗的材料,看看我桓大将军的吧!”

公元354年二月,东晋分三路开始北伐,其中第一路桓温自江陵率四万步兵、骑兵北伐,取道武关入关,又命水军自襄阳进至南乡郡;第二路梁州刺史司马勋也经子午道北伐前秦。桓温先派第三路桓冲进攻上洛,俘获前秦荆州刺史郭敬(这位石勒的恩人还真长寿),于是进击青泥城。

前凉秦州刺史王擢见司马勋攻打前秦西部,于是进攻陈仓以作响应。

前秦皇帝苻健面对桓温大军北伐,派遣太子苻苌、丞相苻雄等人率兵五万驻扎在峣柳以作抵抗。四月,桓温在蓝田县与苻苌等军大战,晋兵在桓温的统率下大败秦兵;同时桓冲也在白鹿原击败了苻雄军队。

桓温在大败前秦军队后就继续向长安进发,挺进到灞上。当时苻苌等军队只好退兵据守在长安城南,苻健将长安的全部家当精兵三万人,交给大司马雷弱儿等人指挥,并与苻苌会合,只留六千老弱士兵留守长安城。

当时前秦首都长安危急,长安周边各郡县官吏都来向桓温归降。顺阳太守薛珍劝桓温直逼长安,但桓温不听从,驻屯灞上后就没有一鼓作气,渡过灞水,却一直与前秦军相持。桓温发出告示,对当地百姓进行了安抚,让百姓安居乐业。

百姓们欢天喜地,都牵了牛,备了酒,到军营慰劳晋军。

一个白胡子老头流着泪说:“自从刘琨、祖逖之后,都三十年了啊,终于又见到朝廷的官兵了!”

另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哽咽着说:“那些胡人太猖狂,太野蛮了,他们把中原百姓糟蹋苦了,老百姓就盼着朝廷大军来解救了,你们可来了!”

桓温也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他说:“百姓们受苦了!在南方的朝廷一天也没忘记你们啊,一直想着要完成北伐大业呢!”

百姓们哭声一片:

“苦日子终于熬到头儿了,老天睁开眼了!”

“保佑咱们的朝廷大军打胜仗,早日赶走那些豺狼禽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