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15、非说所说分(1 / 1)

原文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译文

佛陀接着又说:“须菩提!你不要以为我有‘我已经为众生说了很多佛法’的想法,你们不要这样认为,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我有这样的想法,就是我仍然有妄念、有执着;有妄念、有执着就不是佛了,而是一位凡夫而已。所以如果有人讲:‘佛陀曾经说过:我为众生说了很多佛法。’那这个人就是在毁谤我,不了解我说法的真正意义。

须菩提!佛的妙理是无穷无尽的,佛的妙理是无相的,无相的妙理要用有相的口舌去表达,只能说:‘不可说、不可说’而已,但为了消除众生的迷惑,不得已而说,实际上我并没有说什么,本来也无法可说,所以‘说法’两个字,只是勉强取的名称而已。”

当佛陀说完时,生命中充满妙智慧的须菩提,向佛陀说:“世尊!将来有许多众生,听了这些妙法,能生起信心吗?”

佛陀说:“须菩提!众生皆具有佛性的,只是未开悟而已,所以你不能说他们完全是众生,但也不能说他们不是众生,为什么呢?须菩提!因为众生不过是众缘和合而生的一种现象,迷时是众生,悟后可成佛,就因尚未成佛,只好取名叫众生。”

释家智慧故事

人存在着三种心:贪、嗔、痴。有“愚痴心”的人,他可能非常聪明,但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愚痴”包含一种执著心,一种颠倒心。什么事情都分得很清楚,你的我的分得很明白,然后就喜欢争执。我们还可以说,那种认死理、钻牛角尖等等,都叫做“愚痴”。佛教所讲的智慧是用来驱除“分别心”或“执著心”的,驱除偏执,驱除钻牛角尖,让你明白世界是整体的,任何事情之间都相互紧密联系,不能简单地对立起来看。凡夫迷时就生妄想心,觉悟了那颗心既是佛,佛既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施主又何必执着于此!

相传,南泉普愿禅师曾问一学僧道:“夜来好风?”

学僧:“夜来好风。”

南泉:“吹折门前一颗松。”

学僧:“吹折门前一颗松。”

南泉禅师转身又问旁边站立的侍者道:“夜来好风。”

侍者:“是什么风?”

南泉:“吹折门前一颗松。”

侍者:“是什么松?”

南泉普愿禅师听后,深有感触,不禁慨叹道:“—得一失!”

南泉禅师说后,又再重问学僧道:“你将来要做什么?”

学僧:“不做什么!”

南泉:“应该要为众生做马牛!”

学僧:“应该要为众生做马牛!”

南泉禅师再转身问身旁的侍者道:“你将来要做什么?”

侍者:“要做像老师您这样的人物!”

南泉:“应该要为众生做马牛!”

侍者:“为什么要为众生做马牛?”

南泉禅师看看二人,放大声音仍然慨叹道:“一得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