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报告文学与文学报告(自序)(1 / 2)

这部报告文学集出版,是我三十余载业余写作生涯间问世的第8本作品集。其中虽不乏其它文学门类的诸如中篇小说集、短篇小说集、微型小说集和散文随笔集等,但居多者却是报告文学集。

那么,我何以在报告文学这块领域中纵马驰骋且经久未曾马放南山呢?回溯平生,追怀往昔,概括地讲,原因大致有三:一则与我过去所在的工作单位的特点及其肩负的职责与使命有关,所以采写报告文学作品往往是作为“任务”使然;二则为身处的时代正是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时代呼唤英雄而英雄引领时代;还有一个原因大概与我的一些挚友及妻子张素恩女士并非矫饰地讲我写报告文学比较得心应手不无关系,因为人人都是在鼓励中进步的。故而,我自起初涉猎文学作品时的二十来岁的毛头小子一直到步入花甲之年,虽然尚未老态龙钟却已被人称之为“刘老”的今日,仍对撰写报告文学没有“金盆洗手”。

的确,我对报告文学难以割舍和欲罢不能。人说,往往当东西失去时才觉得她的无比珍贵。这种情思之于我与报告文学有着相似的情怀。因为我深谙,江河日下,春去冬来,光阴荏苒,岁月无情,自己的身心在逝去的人生旅途中为了立命齐家在不计血本地跋涉和超负荷的透支致使每况愈下,在被视为“年轻人的营生”的报告文学的采写对于我无疑将成为“梦中情人”了,心想欲之而力难从之。再者,由于妻子突患曾被视为“不治之症”的病疾,虽为“早期发现”并果断而成功地做了手术,但毕竟需要经年累月地小心呵护而不可有须叟的懈怠,儿女们又各自有各自的“小家”及需要为“日子”而奔波而闯荡,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我再拿出大块时间又要采访又要笔耕地经营报告文学的可能性便愈发的是微乎其微和渺茫了。因此,出于感怀,想借此契机粗浅地谈一谈对报告文学的认知,或者也叫作感受与体会吧。

报告文学,故名思义,是报告的文学和文学的报告,故而“报告”与“文学”应该是一对伉俪,密不可分,也可谓是“报告”与“文学”交媾的精血的生命结晶。

那么,何为“报告”呢?余认为,“报告”即是报告文学这个文学体裁的新闻属性。所谓新闻属性,亦即为特定时期发生的典型事件和涌现的典型人物;而这种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在特定的时期又必需是鲜为人知和具有普遍的代表性。所以,通常把这种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概括为:新颖而奇特。正因为“新”字当头,“奇”在其中,才具有向社会和向世人“报告”的价值和必要。这就是报告文学中“报告”的缘由,也是在遴选“报告”题材的准则和尺度。非此,不是属于鸡毛蒜皮的陈芝麻烂谷子,就是无病呻吟和哗众取宠。

那么。又何为“文学”呢?余认为,与“报告”相对应的“文学”,抑或说为着“报告”的“文学”,即利用“文学”作为表现手段来完成“报告”所肩负的任务和所承载的使命。所以,这里的“文学”之于“报告”是互为作用和互为因果的关系,“报告”是前提,“文学”是过程,即利用“文学”达到“报告”之目的。故而,报告文学如同老子对于“道”之状貌的阐述一样:“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便道明了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主体与客体、实与虚的自然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