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2 “国旗之子”的选择(1 / 2)

改写“国旗之子”陶维革人生命运的那件大事发生在1984年10月1日。

那天,17岁的陶维革和同学们一起在电视机旁观看天安门广场上的建国35周年大型阅兵式。

那是继1959年国庆阅兵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的国庆阅兵,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向世界公开展示自己的武器力量。

雄壮的《解放军进行曲》中,三军仪仗队及海陆空、武警部队以及军事院校等8个步兵方队和装甲兵车、导弹、坦克等4个机械化部队依次通过天安门城楼前。由94架轰炸机、强击机和歼击机组成的飞行编队依次飞过天安门上空,场面十分壮观。

这次阅兵,动用总兵力1万7千人,所展示的武器都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充分显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带动国防建设大发展的空前盛世。

眼前庞大壮观的阅兵场面,把电视机前的陶维革看呆了。他大睁着一双渴望的眼睛,想象着大山外面的那个神奇世界。

陶维革的祖籍是湖北黄冈,号称大别山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战争年代,这里曾经造就了许多老红军和老将军。无数从这片土地上走出去的前辈为革命洒热血抛头颅,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至今仍被人们传颂着。

解放后,这里每年都要向部队输送一大批优秀儿女。

陶维革上面有三个哥哥,他们都在外地上大学。观看阅兵式之前,陶维革的理想也是上大学,将来用知识去报效祖国。

但看完雄伟壮观的阅兵式之后,陶维革的主意就发生了变化。当兵参军的念头在他的脑海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当年10月,征兵工作开始了,陶维革毅然去报了名。

报名参军的事情陶维革是瞒着母亲的。母亲希望陶维革能够考大学,他怕母亲会不同意他去参军,所以就来个先斩后奏。

那一年部队在黄冈招收的兵种有陆军、海军和空军,也有北京的武装警察部队。

一想到雄伟的天安门和威武盛大的阅兵式,陶维革毅然选择了后者。

人武部的领导见陶维革年龄偏小,就对他说:“当兵可是要吃苦头的,你能行吗?”

陶维革一听急了,还以为是这位领导看不上自己,就说:“我从小就生活在农村,是在泥巴里长大的,吃什么苦我都不怕!”

见陶维革那着急的样子,人武部的那位领导满意的笑了。

几天之后,陶维革如愿拿到了武警北京总队的入伍通知书。

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给父母时,他们都大吃一惊。他们先是惊讶和不解,接着又是阻拦和劝说。在陶维革的父母眼里,这个小儿子还是个小孩子,他们担心他不能适应部队的艰苦生活。

但陶维革却是铁了心。

最后,见劝说无效,陶维革的母亲只好说:“那就随你吧,到了部队上不要因为想家哭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