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4 金水桥上的父子握手(1 / 2)

现任副大队长的王丙乾,曾经是国旗护卫队的第11任队长。

说起当初进护卫队的经历,他不由的提到了自己的父亲。

还是在1990年的时候,由于王丙乾的弟弟生病,父母带着弟弟来北京的大医院做手术。在弟弟住院的那些日子里,父母每天都途径天安门广场来往于医院和住处之间。

一天早晨,当王丙乾的父母又一次途径天安门广场的时候,正赶上升旗时间。当时还是“国旗班”时代,国歌声中,王丙乾的父母被庄严的升旗仪式震撼了。王丙乾的父亲满怀憧憬的对身边的妻子说:“要是咱们丙乾将来也能到这里当兵就好了,不光他光荣,我们全家也跟着光荣。”

王丙乾的母亲觉得丈夫的畅想好是好,可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儿子一直有去当兵保卫国家的远大理想,可中国这么大,部队这么多,怎么会有这番巧合被分到天安门广场上来升旗?

于是,王丙乾的母亲就嘲笑自己的丈夫说:“我看你是做梦娶媳妇,净想好事了。”

父亲还沉浸在自己的美好想象里,他坚信这一切有希望成为现实。一时间,远处旗杆下那个威武的升旗手仿佛幻化成了儿子的身影。王丙乾父亲的脸上露出了满怀憧憬的微笑。

一回到河北衡水的老家,父亲就拍着王丙乾的肩膀,把他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所见所闻告诉给十三岁的儿子。

父亲对王丙乾说:“儿啊,当兵就要像天安门广场上国旗下的兵那样,时时刻刻捍卫国旗的尊严,扬国威壮军魂!”

在父亲的反复描述中,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兵已经深深的印到了王丙乾的脑海里。但同时王丙乾也知道,即便是自己将来能够验上兵,被分到天安门广场上的几率也很小,正如母亲所说,中国那么大,部队那么多,怎么会有那么巧的事?

但无论怎么说,当一个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兵,已经成为他内心的一个情结。

岁月在一天天过去,王丙乾也在一天天长大。冥冥之中,他距离那个童年时就深深扎根于心的梦寐以求的理想越来越近了。

1994年12月,17岁的王丙乾已经长成了一个身高1米86的英俊小伙。带着童年的那个理想,王丙乾应征入伍。当知道他要去的部队是武警北京总队时,他激动的快要跳了起来。临离开家乡的时候,他没有感到丝毫忧伤。满心里都是对绿色军营的向往,对国旗护卫队的向往。

然而,事情并不是一帆风顺。在新训基地的头三个月里,他没有听到任何关于国旗护卫队的事情。作为一个新兵,他不好多问什么,只是铆足了劲把队列动作练的好上加好。

临离开新训基地的前一天,王丙乾所在的八支队组织队列会操。身为队列班排面长的王丙乾站在队列里十分引人注目。

站在队伍后面的一双眼睛,隔着一排排的新兵锁定了队列中的王丙乾。这人就是时任国旗护卫队队长的陈杰。

盯着队伍里的王丙乾,看着他把一套动作做下来,陈杰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会操结束后,王丙乾被陈杰从队列中叫了出来。他一看到陈杰队长那高大的身材和标准的军姿,一颗心激动的不由地怦怦跳起来。

一个深藏于心的预感悄然而至。

果然,走到王丙乾跟前的陈杰队长问他愿不愿意到国旗护卫队去。

王丙乾实在是太激动了,竟然一连说了好几个愿意。

就这样,王丙乾成了国旗护卫队的一员。这是他梦寐以求的愿望。那天,一下了操,他就跑到磁卡电话机旁给父亲打了个电话。他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消息告诉给父亲。电话那边的父亲激动的半天说不出话来。过了老半天,父亲用颤抖的声音说:“儿啊,这是咱们全家人的光荣,你一定要好好干,到时候我去看你升旗!”

王丙乾时刻牢记着父亲的谆谆教导,他不怕吃苦,刻苦训练,时时处处都走在前面。很快,他就成为方队的右护旗手。

第二年的“五一”节,父亲真的带着母亲来看他升旗了。接到父亲电话的时候,王丙乾和父亲约定好升完旗后父子俩在金水桥上见面。

那天,王丙乾的父亲一大早就来到了天安门广场上。看着怀抱礼宾枪的儿子护卫着国旗随着威武的升旗方队从天安门城楼里走出来,这个朴实的乡间汉子激动的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