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336章 征伐开始(1 / 3)

第336章 征伐开始

从京兆府到岐山的这一百多公里,沿途有咸阳、武功、乾县扶风等州县,九营大军次第开过,可真应了那句匪过如篦,兵过如梳。

天高三尺,地薄一丈。

就算每一个营头搜刮物资人员都有些节制,可挡不住大家伙连刮九次啊!

再厚的底子也能给薅秃噜皮了。

义军的这一番过火举动,可真把那些个本来躲在幕后捣鬼折腾的文臣们吓坏了。

我等只是搞些零敲碎打,慢慢的炮制这些个贼配军,就算未来做了最坏的打算,那也是准备在彻底搞掉义军的潜力之后的事,可不是这般惹出大乱子。

三万义军虽然看似不多,可也足以把秦凤及其周边各路州府搅闹个天翻地覆,到时候北辽和西夏觑得便宜,不跑出来捣蛋才是怪事呢。

虽然这两年西北边军打得西夏人不要不要的,但是大宋君臣真的很怕辽国。

未来若不是辽国已经被金人打残,且大宋又与金人结了盟友,你看大宋敢不敢北上捡漏吧?!

就算那般被灭的只剩些残余的辽国,大书法家在给北伐大军的旨意中仍然蛇鼠两端,无胆之相昭然若揭。

而此时的大宋诸公倒不是担心灭不了作妖的王焕等人,而是颇有些投鼠忌器。

所以他们反而不敢过于逼迫这支反相毕露的诏安义军了,却派出好几波小使臣,与王焕等人多言安抚之语,并探问是何缘由,却让他等生此不臣之举。

这个时候王焕已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却自与些个官员虚与蛇尾,直哭诉以曹评为首的禁军是如何对他等欺辱凌虐,地方官员何等歧视他等云云。

又言说自家兵马多出身盗匪,身上匪气难消,却自做得些不仁之事,便他王焕身为首领大哥也控制不住,只好勉强让他们不得滥杀作恶。

临了王焕多言要带这些人马去岐山驻扎,免得他等继续祸害州府。

对于王焕的这般倾向很明显的言辞,大宋的官员们是很欣赏的。

他们觉得王焕很实诚,没有作些隐瞒,最后的处置决定更颇有见地。

去荒山野岭驻扎好啊!

我等甚至愿意供给物资辎重,以补诏安义军的消耗。

待得周边大宋边军开来,到时候再把辎重一断,难道这些个贼配军还能翻了天去。

这王襄敏公的孙子,果然还是有些忠义之心的。

至于被某些人认为心怀忠义的王襄敏公孙子在干甚么?

不好意思,他正在挖大宋未来西军的墙角。

王焕比任何人都清楚,纵然他家世不凡,背景深厚,但是自从被打上了叛逆之名后,他的未来就已经被限定,再怎么折腾,却也休想再获得出任方面之将的机会,最多只能以贰师斗将的身份,做得某个方面之将的副手。

甚么是贰师斗将,大都是那种身上有污点,不被彻底信任,但是其人才武艺又殊为难得,弃置不用太过可惜。这样的将军虽然有自己的亲军,却没有自主行动的权力,只合被别人指挥着冲锋陷阵,或着执行某一项较为危险的任务。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北宋初年的杨业,还有就是【水浒传】中以宋江为首的被诏安后的梁山好汉。

比较搞笑的是,对这等身上有污点的军将,但凡出身自大宋国内,或者说对大宋的认同感比较强的,大宋君臣处置得都比较苛刻。

反而那些自他国来投,且心怀异志的白眼狼,大宋君臣反而多给予无限的信任。

早如李继迁父子(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父祖),此时叛降不定的吐蕃青塘主赵怀德,以及未来的郭药师,皆是此类。

实际上大宋的这种骚操作还是比较好理解的,那些个忠心不二的污点武将比较好拿捏,处置的苛刻点也造不成甚么恶劣后果,而些个心怀二志的家伙却都有自己的依仗,若是苛待过甚就容易爆雷。

这种柿子拿软的捏的做法,放在个人身上倒还没什么。但是放在一个王朝国家的身上,就显得这个王朝器量不足,过于小家子气了点。

说句不客气的话就叫做欺软怕硬。

本来吧,世事如此,王焕既然走到这一步,也就不得不认命了。

但是谁曾想二狗兄弟却能给大家伙儿捣鼓出来一个大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