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17章 你被困在哪种行为模式里(1 / 2)

我们知道,由于每个人成长的环境和接受的教育不同,因此人们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特有性格,而这也决定人们有着属于自己的、固定的基本行为模式。行为模式在词典中的解释是行为活动发生、进行和完成的某种固有方式。它的产生可以简单总结为:外部刺激——肌体感受——大脑判断——行为反应——思维反馈。在各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之下,构成人们千差万别的行为表现。可以说,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是受内外因素相互刺激、并长期作用而形成的。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什么性格的人,都希望能将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现给他人,想在别人心中留下最完好的印象。然而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为了固守这份别人眼中完美的形象,就开始为自己划定了一个又一个条条框框,小心翼翼地在框框中生活,不敢逾越半步,生怕被别人看到真正的自己。于是,我们常常困在自己的行为模式里。也许在某个雨后的午后,你想光着脚丫在路边的积水中踏水嬉戏,而“理智”这个东西会第一时间冲过来阻止我们头脑中任何“疯狂”的念头:不可以,不行的,你这样做别人会怎么想,怎么看……也许你还没有意识到你正处于自己建造的监狱之中,但事实的确如此。

如果你对此感到迷茫,不妨先了解一下几种常见的行为模式,再看看你被困在了哪种行为模式之中。

“沉睡”模式

有些人自小的生活环境中就没有高成就的典范。他们对自身能力根本没有多大认知,更有甚者不愿、也不想去探究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的平庸是上天注定的。

斯蒂夫今年33岁,在一个环境恶劣的乡村长大。虽然年少上学时是个成绩优异的好学生,但务农的双亲并不鼓励他上大学,也不想让他太有主见,所以很少谈论他的聪明才智。而当时斯蒂夫认为自己蛮聪明的,也有念大学的想法,可苦于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能力,后来父母送他去参军。经过两年的军旅生活,斯蒂夫又回到了父母身边,拎起了锄头,继承了父母的“职业”。有时在田间劳作时,斯蒂夫在心中不免感叹:不知何时自己已经背弃了年少时的热情和理想。

缺乏机会、支持和指导,是“沉睡模式”的人无法发现自己才能的主要原因。生活中很多人都像斯蒂夫一样,想一直沉睡下去,不去探索自身的可能性。其实,我们只要打破思想的牢笼,勇敢地向前跨出一步,结果可能出人意料。如果年少时的斯蒂夫坚定自己的信念,刻苦学习、报考大学,如今可能正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喝着凉茶,也不必在烈日下抱着锄头大发牢骚了。

“漂流”模式

有些人知道自己的能力,也看见机会在向他招手,但他们通常很难真正地采取行动。他们犹豫、反复、迟迟不肯行动,甚至直接表现出懒惰、退缩的心理。“漂流模式”的人格特质就是消极的态度、匮乏的进取心,再加上凡事都不想投入的心态。

朱莉今年29岁,感觉自己一事无成。她的志向并不远大,只想毫不费力地念完大学、找工作、结婚生子。她是个非常随性的人,生活、工作中也不太留意自己的好奇心与兴趣。记得上大学时,她一直对校园广播站感兴趣,想有一天过去看看他们在做什么,但直到大学毕业她也没抽出时间过去看一看。当然,她还有很多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例如,上学时辩论比赛、文艺演出,老师推荐的研究课题,工作时两段非常有希望的感情,朋友的创业邀请等等,这一切都付之流水。在这些机会面前,只要她付诸行动,今天就会有着大为不同的境况。如今每当她想到那些被她放掉的机会时就会感到十分痛苦,最后她总结道:“这些事情可能与我无缘!”

像朱莉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大有人在。安于固定的人生,不求进取,喜欢随意、简单的生活,习惯了平庸地游走于社会边缘,对成功毫无渴望。他们从不主动、积极地寻找机会,理想和抱负只是他们人生的点缀,目标似乎永远是遥不可及的。甚至有时只是差一点行动、一点努力就能成功的事,他们也宁愿选择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