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33章 发掘你的最佳心智模式(1 / 2)

Mental Models(心智模式)一词是由苏格兰心理学家肯尼思·克雷克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来的,从此这个词被心理学家和认知科学家们广泛采用,并逐渐成为今日管理人员的惯用词。在认知科学里,心智模式指深植我们心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组织及周围世界每个层面的假设、形象和故事,并深受习惯思维、定势思维、已有知识的局限模式。

按照认知理论学家的观点,日常生活中短暂的心智模式在日积月累后,会逐渐影响长期根深蒂固的信念,进而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活动。举个简单例子,你有没有坐过火车?当你从窗口看到对面火车开动的一瞬间,是不是认为自己的火车开动了?然后你转过头,看到另一侧窗口外的景色并没有发生变化,于是你发现,刚才的一瞬是幻觉。而当这一切形成你的思维定势时,等下一次你看到对面火车开动的时候,潜在的意识就会告诉你是它们在动,而不是我在走。这就是一个人心智模式的形成及其影响。

有位心理学家曾找来两个八岁的孩子进行过这样一项心理测试:

心理学家让两个孩子观察一幅图画,并叫他们把画中的意思说出来。画中有一只小兔子坐在餐桌旁边哭泣,兔子妈妈板着面孔站在一旁。值得说一下的是男孩吉姆来自一个贫穷家庭,全家共有五个孩子,而另一个男孩布鲁斯则是一个家境富裕的医生家的独生子。

面对这幅画,吉姆说:“小兔子在哭是因为它没有吃饱,还想要吃东西,但家里已经没有吃的东西了,兔妈妈为此也十分难过。”

“不是这样的!”布鲁斯反驳说,“它之所以哭是因为它已经不想再吃东西了,但它的妈妈还要强迫它非吃不可。”

生活在什么环境,就习惯用什么样的视角看事情,而每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就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效果。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正是此意。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心智模式就是一种思维定势,而这里所说的思维定势并非一个贬义词。当人们的心智模式与认知事物发展的情况相符时,就能发挥有效的指导行动;反之,当人们的心智模式与认知事物发展的情况不相符时,就可能导致自己好的构想无法实现。所以,我们应当发掘出自身最佳的心智模式,让它为我们服务,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那么,如何挖掘最佳的心智模式呢?以下有四个实用技巧,大家不妨借鉴一下:

1.辨认“跳跃式的推论”

人的理性心智会把具体事物概念化,并以简单的概念替代许多细节,然后再以这些概念进行推论。这个过程往往会出现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如果我们没有觉察自己从具体事项跳跃到概括性的概念,那么随之而来的推论将会限制我们的思维和行动。“跳跃式的推论”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我们没有经过任何检验就直接从观察转移到概括性的论断。因此,要辨认“跳跃式的推论”,就需要我们了解自己对周遭事物持有怎样的看法或信念。

对此,首先你要问自己:“这项概括性的看法所依据的‘原始资料’是什么?”要质疑自己的某项概括性的看法是否正确,就应明确地把它和产生它的原始资料分开。接下来你还要问自己:“是否愿意再想想看,这个看法是否不够精确或有没有误导作用?”完成上述工作后,你做出的推论能更加客观、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