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592章击垮(2 / 2)

魏广微也道:“叶相公为人不错,深得名臣之道,但是他挡我们路了,终究是势不两立。”

魏广微野心勃勃,一心入阁,不入阁宰辅天下,这是浪费了他翰林庶士的身份和经历了。

而亓诗教五省总督归来,己辞去总督之位,军政大权,归还于地方,他身上有副都御史衔,但这是虚衔,实缺有人顶着,他找不到地方落脚,眼见朝廷大势风云激荡,两位阁臣先后去职,留下肥缺极多,其中最吸引他的,当是吏部天官一职,他不是词臣,没有在翰林院干过,是入不了阁的,这吏部尚书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有得选的话,他愿意在这位子上干到死,所以他与米柱达成密约,助魏广微入阁,事成后魏广微空出的位子归他。

在亓诗教的心目中,这吏部尚书并不比阁臣逊色,所以加入了密谋的行列。

现在内阁,只剩下一个叶向高和孙承宗了,李逢春正在赴京赴任之中,而米柱,魏广微看上了刘一燝空出的位子。

不过魏广微这个人比较善于观察颜色,他说道:“形势一片大好,但我等切忌得意忘形了,两位阁臣先后去职,皇上未必乐意逐走叶相公,对皇上而言,其它人都是臣子,只要肯听话,都是一样,走了东林党老路,反为不美。”

东林党一家独大,然后肆无忌惮的玩儿,然后招致各大派系联合对付,终于倒下,逐步的退出权力核心。

东林党只是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没有统一的组织和纲领,只是一群政见相同,意气相投的人聚在一起,党而论事。

打顺风仗尚可,那是一千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但是打了大败仗,那是树倒猢狲散,走的走,逃的逃,剩下的也准备改庭换面,成为伟大的光荣的帝党一员,为了皇上伟大的事业而努力奋战。

干掉了几个头头,这个号称不可一世的庞大党派,只怕是完蛋了。

叶向高本来就不是真正的东林党,赵南星、邹元标、韩爌先后之职,魏广微更是对东林党大加打压,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党派是真的不讨皇帝喜欢,也不适合大明。

东林党的来源,顾宪成触怒万历皇帝,回乡在东林书院开坛讲课,东林书院既讲学又议政,吸引着许多有志之士,包括一些因批评朝政而被贬斥的官吏。他们不顾道路远近,纷来沓至,人数之多,竟使东林书院的学舍都容不下。这些人形成的理学学派。一部分在朝任职的正直官员,也同东林讲学者遥相应合,东林学派的兴起,标榜气节,崇尚实学,对于扭转士风起了积极的作用。

其后的几十年,东林书院以其宣扬的士大夫传统价值观吸引了一大批文人追随,这里面虽不乏杨链、左光斗之类的钢铁硬汉,但更多的其实是类似于李三才之类的政治投机者。

文人分子当中永远不缺的就是政治投机者。对其而言,理想只是宣传的手段,与阿弥陀佛、哈利路亚并没有实际区别;权力才是现实,无论实现抱负还是演绎人生,终极权力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首辅的宝座并不属于东林党,因此东林党在逐渐形成势力后,夺权自然是其最现实的选择。

两大案爆发前,所谓东林党只是少壮派,有名而无实权,而三大案爆发后,东林党人开始频频进入帝国中央,掌握实权。随着叶向高出任首辅,赵南星掌握吏部、邹元标任左都御史,东林党终于实现其一家独大,唯我独尊的最高理想。

有句话说得好,欲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东林党在成长过程中的先天不足终于在掌权后彻底暴露。一般而言,历代上千年来一直流行的是首恶必究、胁从不问的政治斗争策略,比如武宗诛刘瑾,也仅仅是除去一虎,剩下的七虎除与刘瑾势不两立的张永外,罗祥、魏彬也留得性命和官职。

东林党则不同,其执行的斗争策略是终极的肉体消灭。因此,在掌权派失去权力后,东林党人不依不饶的政治追杀,加上米柱等新兴势力的崛起,终于打破了齐、楚、浙、宣、昆等地方党派的隔阂,并帮助其完成了整合,自此这些党派以帝党的名义重新走上了政治斗争的擂台,终于将之击垮,让他在朝廷彻底失势。

《明末之伟大舵手》无错章节将持续在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

喜欢明末之伟大舵手请大家收藏:明末之伟大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