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1章 引子 青铜和酒(1 / 3)

青铜和酒,人类创造的两件多么伟大而神秘的作品。其伟大处和神秘处都在于,在空旷深邃的时间远方,在辽阔苍茫的大地之上,人类哪怕在地理上天各一方,在文化上迥然有异,却是不约而同地投入了自己的创作。而且,仿佛神示,他们心有灵犀,心无旁骛,其作品体现出惊人的一致性。

铸铜和酿酒。两种奇妙的世界共生文化现象。莫非,青铜和酒,原本就是上苍鸟瞰普天之下而一视同仁的恩赐?或者,青铜和酒,是土地对立足于土地辛勤劳作的人类的丰厚馈赠?

人类使用铜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所用的是天然红铜,故史称“红铜时代”,因中国古代通称金属为金,这一时期又叫“金石并用时代”。传说,蚩尤曾冶铜造兵器;黄帝也曾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大量的考古发掘证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确有一个铜石并用时代。冶铜铸器工艺阶段的到来,标志着人类文明历程进入一个新时代——青铜时代。中国的青铜时代包括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代,公元前两千年前后的河南二里头文化,大概就是它的起点。

所谓青铜,实为铜、锡合金,因色呈灰青而得名,它具有熔点低、硬度大的特点。铜锡原料不同比例的配合,会使铸器具有不同性能。青铜器的出现和随之增加,提高了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力水平,物质生活条件因此渐渐丰富。于是,青铜时代成为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大约从公元前四千年起,世界各地年代有早有晚、却是朝向一致地进入这一时代。

同样,世界许多地方都会用高粱、大麦、大米、葡萄或其他水果,通过发酵而制成饮料,并有自己的酿酒历史和文化。

中国酒文化的历史悠久。考古发掘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就已掌握原始的酿酒技术,出现了发酵水酒。至夏代,酿酒技术正式见诸史籍,史书中有“仪狄作酒”、“少康作秫酒”的记载。仪狄是大禹之臣,是造酒的鼻祖。少康即杜康,他改进了造酒技术。殷商时,人们已学会了用曲造酒的技术,酿酒业大发展。甲骨文中除许多地方提到酒外,还有种类繁多的酒器,如尊、壶、爵、卣、觚、斝等,这在商墓中也有大量发现。商代的贵族平民饮酒成风,商纣王嗜酒如命,《史记?殷本纪》说他“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终于导致亡国。以后,关于酒的故事浩如烟海,它们的主人公可以是帝王将相,可以是才子佳人,也可以是平头百姓。

因为李白,因为陶渊明以及其他,在中国人的意识里,诗人都是好酒的,写诗是必须饮酒的。也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中国,酒的史话几乎是诗的史话;而在古希腊,酿酒的风习和传统创造了信仰、创造了艺术。

狄俄尼索斯便是古希腊色雷斯人信奉的葡萄酒之神,他不仅握有葡萄酒醉人的力量,还以布施欢乐与慈爱在当时成为极有感召力的神,他推动了古代社会的文明并确立了法则,维护着世界的和平。此外,他还护佑着希腊的农业与戏剧文化。在奥林匹亚圣山的传说中,一说他是宙斯与忒拜公主赛墨勒之子,另一说称他是宙斯与普赛芬妮的儿子。赫拉派泰坦神将刚出生的酒神杀害并毁掉尸身,却被宙斯抢救出他的心,并使其灵魂再次投生赛米莉的体内重生。于是,关于酒神重生不死的故事遍传希腊各地。有人认为,古希腊悲剧正是起源于“酒神颂”,悲叹酒神狄俄尼索斯在尘世遭受的痛苦并赞美他的再生。关于悲剧的词源,或解为“山羊歌”,因为酒神颂的合唱队披着山羊皮扮演半羊半人的角色,或解为在表演比赛中歌者争取的奖品为山羊。公元前五百六十年,僭主庇士特拉妥为了讨好农民,把农村盛行的酒神祭典搬到雅典城中,举行祭典时的表演就是悲剧的前身。随后发展起来的希腊悲剧,题材逐渐由酒神颂扩大到神话和英雄传说的范围,却仍保留了酒神颂的合唱队形式和抒情诗的特点。而古希腊喜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的狂欢歌舞和民间滑稽戏。这种滑稽戏产生于公元前六百年左右墨加拉城邦民主制建立的时代,后来流传到阿提刻,具有了诗的形式,成为喜剧。公元前四百八十七年,雅典正式确定在春季酒神节庆中增加喜剧竞赛项目。

即便是随意的追索,我们也能从中发现,青铜和酒都闪耀着人类智慧的灵光,只不过映现在青铜上的是金属的光泽,荡漾在酒里的却是粼粼波光。前者,威严、峻峭而神秘;后者,壮美而热烈,抑或,柔情而亲切。想来,见证了人类不断进步的青铜和酒,一定常常在月明之夜为它们自己杯盏交错。

我看见了它们于某个月夜遗落在一座古堡里的酒杯。确切地说,那是铜斝,一种温酒器;那古堡叫吴城,是江南商代的方国都邑。

蕴蓄着当时的风俗习尚、意识形态、工艺水平、文明进程的青铜,频频在这里与酒邀集、与酒把盏吗?

我在堪称“古国名邑、中华药都”的樟树,饮着清香醇纯的四特酒,借着惺忪醉眼,认识了斝——青铜和酒的信物。在那里,我还认识了鬹,它则是陶制的。

鬶和斝。两件需要从地下文化层发现、从众多出土文物中辨认的器物。两个因距离我们非常遥远而甚为陌生的古老汉字。是的,任何一个汉字都会因为我们的疏离而变得古老,何况是发掘于岁月深处的如此稀罕的这两个字?

鬹,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制炊具,《说文﹒鬲部》:“鬶,三足釜也。有柄喙。”确切地说,它是一种温水器,也有学者考证为温酒器。陶鬶的造型结构由口、腹、底三部分组成,其制作十分科学,器底部三足等距离支撑,便于下面放柴薪煮烧,三足为与腹部相通的空心袋状,可以用来盛水或酒,所以,此三足既是支撑物,又是容器,使得容积增多,受热面扩大。设计可谓精巧之至,且造型生动自然,启人联想。

斝,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时期的酒器,青铜制。基本造型为侈口,口沿有柱,宽身,下有长足。斝的形制较多,器身有圆形、方形两种,有的有盖,有的无盖;口沿上有一柱或二柱,柱有蘑菇形、鸟形等不同形式;腹有直筒状、鼓腹状及下腹作分档袋状几种;有的是扁平素面,有的用兽头装饰;底有平底、圆底;足有三足、四足、锥状空足、锥状实足、柱形足等。斝作为礼器,常与觚、爵等组合成套使用。

我所认识的鬶和斝,来自樟树的地下,前者来自距今四千五百年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后者来自距今三千年前的经历原始公社解体同时进入奴隶社会的时代。其实,在樟树发掘的包括容器、酒器在内的日常生活用具以及各种文物,数不胜数,足以令人眼花缭乱。而我却刻骨铭心地记住了这两个生僻的汉字,是因为它们依稀散发出幽远而神秘的酒香。或者,那种酒香原本就飘荡在田野上、江风里,它是从泥土里蒸馏出来的,是从草木间挥发出来的,是从千顷稻花中漫溢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