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21章 走礼(1 / 1)

回到宫中,胤禛面临的事情也就是那么几样了,差事上面要当心,上书房那边还得去,永和宫那边要去请安,不管怎么样,跟十三十四他们之间的感情也要继续维系下去,他在草原上也有些收获,到了草原上,收获的无非就是各种皮子,羊角什么的,胤禛倒是从蒙古人那里弄到了两张羊角弓,正好这次可以送给十三十四两个人,那些皮子里面也挑出了一些相对比较好的拿出来走礼,皇太后那边要,太子那边要,德妃那边要,这让他到手的那点东西,很快就散得差不多了,还有一些因为中箭比较多,最终不得不剪成小块的皮毛,胤禛也懒得留下来了,直接赏了下去,北京的冬天冷得很,哪怕弄块皮子垫在靴子里面,冬天也要好过许多呢,因此倒是让一干伺候的人感激不已。

德妃那边,依旧对他淡淡的。哪怕胤禛在后世听说过许多关于德妃为什么对他如此偏心的猜测,但是,一贯心眼不大的他,对此兴趣并不大,反正德妃对他不咸不淡,他也不会热脸贴上冷屁股,自找没趣,做过皇帝的人,面对康熙这样的,还能隐忍,面对上辈子就被他软硬兼施,折腾得连皇太后都没做几天就薨逝的德妃,他可没有那么强的忍耐力。

不过,对十三十四,他却是极有耐心的。十三便不说了,虽说作为皇子,有些自己的心思,但是不得不说,到最后,还是十三一直坚定不移地支持他。十四毕竟是同母所出的亲兄弟,要说起来,康熙这一朝的同母兄弟很多,但是关系好的却真的不多。老五胤祺跟老九胤禟都是宜妃所出,但是,一个是被太后养大的,一个是在宜妃身边长大的,两人一直不甚亲近,胤禟那个性子,对胤祺颇有些瞧不起,尤其,胤禟跟老八走得近,还想要将胤祺也拉过去,胤祺虽说没什么野心,但是对此却很是看不惯,因此,明明是亲兄弟,比起异母兄弟,关系还是疏远了很多。

另外比较典型的就是王嫔所出的几个儿子了,十五胤禑跟太子是连襟,可惜的是,指婚那会儿还好,等到快要完婚了,太子差不多也完蛋了,因为有个比较得力的岳家,十五也是个有野心的,对于十六胤禄的小心谨慎得近乎低声下气很是瞧不起,这两人最后的结局也是天壤之别,胤禄虽说被过继了出去,起码赚了个铁帽子王的爵位,当然,说白了,康熙乾隆祖孙两个都是混账,两人找着理由夺人家的家业,都将自己儿子给过继出去,直接就把一个铁帽子王的爵位攥自家人手心里面了。但是十五到死也就得了个郡王的爵位,又因为没有嫡子,爵位很快便削得差不多了,自己也死得早,那会儿也不见胤禄对这个兄长有什么表示。

闹得最凶的自然还是胤禛跟胤祯这对兄弟,两人连名字都差不多,搞得胤禛上台之后,连弟弟的名字都改了,改成了胤禵,又跟老大的名字读音给重了,总而言之,老十四在名字上真的有点悲剧。这兄弟两个上辈子几乎就没和睦的时候,一来是德妃的缘故,德妃宠爱小儿子,对大儿子不上心,估摸着平常的时候,还要在小儿子那里抱怨几句长子如何不孝顺自己,只知道惦记养母什么的,后来的时候,胤禛那个性子,因为康熙说了他一句喜怒不定,之后就刻板得跟个老夫子一样,对于十四这个性子飞扬跳脱,容易闯祸的弟弟,多半就是教训,对于小孩子来说,这样的行为只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他才不会觉得你是不是为他好呢,只会觉得你倚老卖老,实在讨厌,加上夺嫡之争,两人既然都有野望,加上德妃这个偏心的母亲,自然将矛盾激化到了极致。胤禛心眼一向不大,性情也是极为偏激固执的,到最后,对这个弟弟哪里还有半点亲情,登基之后没多久,便将他打发去守陵,到死都不愿意见他一面。

好在这辈子两人年纪都不算大,胤祯的性子还没定型,胤禛也因为做了那么多年的鬼,将上辈子的一些事情看淡了,何况,尤其作为上辈子的胜利者,到最后也没人能真正让他吃了瘪,他自然不需要将那会儿的仇怨带到这辈子来,起码为了自己这辈子不要累死,跟几个兄弟打好关系,免得将来他们给自己添乱,要是能跟十三一样任劳任怨,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因此,如今付出一些没多少本钱的礼物,加上几个笑脸,那只是先期投资罢了,不会是什么亏本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