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11章 “蒋”与“宋”(1 / 1)

满心欢喜的赶走蒋介石,汪主席终于看到了“革命”胜利的一缕曙光。

不过,这缕曙光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回光返照,随后,汪主席又置身在了更大的黑暗中。

经过一年的北伐战争,革命军早不知道汪精卫是何许人也,只服从他们心中独一无二的“校长”。一年前的时候,汪精卫还能像模像样地把军中领导叫起来开个会,现在自己想开个会,命令发下去,连搭理他的都没几个。

本以为柳暗花明花更明,哪成想柳暗花明柳愈暗。

面对挫折,汪主席的态度一贯是鲜明而坚决的:辞职,带着夫人去法国。

12月16日,汪精卫发表了隐退政界的声明,表示自己再也不参与政治了,收拾行囊、打点行李,带着妻子继续向法国进发。

没关系,等钱花光了、人玩够了,精卫同学还是会回来的。然后再遭遇挫折,再去法国,再回国,继续着这个浪漫的循环。

而他的对手蒋介石,在去日本谋求日方支持时,还在同时做另一件事:

抓紧时间和宋美龄结婚。

蒋介石对宋美龄的追求,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次在政治斗争中受挫,更让蒋介石意识到:单打独斗,仅凭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一定要寻求可靠盟友的支持。

再没有哪种结盟方式,比联姻更让人放心了。

宋美龄的父亲,是江浙富商宋嘉树;二姐宋庆龄,是先总统孙中山的遗孀;哥哥宋子文,是后来的四大家族之一;大姐宋霭龄,嫁给了孔祥熙,而孔家,也是后来的四大家族之一。

可以说,只要蒋介石能娶到宋美龄,就等于得到了整个江浙地主阶级的支持。有了姻亲这一层关系,无论将来什么时候,他们必然都会坚定地站在自己这边。

更何况,只要娶了宋美龄,孙中山就是他的姐夫,有了这一层关系,汪精卫就再也没法拿“遵从先总统遗愿”这样的鬼话来忽悠人了。

更更何况,宋美龄本身长得就很美。

1922年12月,24岁的宋美龄,参加了姐夫孙中山举办的一个聚会。会上,蒋介石对年轻貌美的宋美龄一见钟情,当即就展开了对她的追求。

此时,距离蒋介石在上海迎娶陈洁如,刚好过完结婚一周年纪念日。

对于蒋介石的“示爱”,孙中山表示愿意“帮他一把”,然而,当孙先生把蒋先生的这个想法告诉妻子宋庆龄时,却遭到了宋庆龄的坚决反对。

宋庆龄反对的理由也简单:一来,蒋介石已经是结过婚的人了,以宋家的家境,她绝不同意妹妹嫁给一个男人作妾室;二来,1922年的蒋介石,在党内还没有什么名气,要让妹妹下嫁给这样一个人,确实是委屈了。

从才华上说,宋美龄在美国留学过七年,不仅拥有杰出的英语功底,还会说六国语言,国画和钢琴水平也相当可观。再加上从小见的世面多,宋美龄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也都十分得体,这远不是小户人家出身的陈洁如能比得了的。

遭到拒绝的蒋介石,不仅没有放弃,反而对宋美龄越追越紧。

1927年3月,蒋介石率北伐军杀入上海。随后,蒋介石继续对宋美龄进行死缠烂打。此时,蒋介石的地位已不是五年前的毛小子,而是堂堂正正的北伐军总司令了。大姐宋霭龄开始劝说宋美龄,细数嫁给蒋介石之后的种种好处。在反复的思想斗争下,宋美龄终于动心了。

现在,拦在蒋介石面前的只剩最后一个问题。

宋美龄早些年入了基督教,作为一名“坚定的”教徒,“一夫一妻制”是她婚姻嫁娶的底线。别说自己给别人当妾室,就是蒋介石有其他妾室,宋美龄也是坚决不允许的。

从年龄上看,蒋介石今天已经40岁了。人到中年,在那方面应该也没那么重的心了,在加之对自己魅力的自信,想来蒋介石婚后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唯一要做的,就是解决好原本的“历史遗留问题”。

陈洁如应该怎么办?

40岁的蒋介石,恬不知耻地跑到22岁的陈洁如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哭诉自己的“不易”。他信誓旦旦的向陈洁如表示,自己只是权宜之计,不得已才出此下策。给他五年的时间,陈洁如去美国留学五年,等五年后陈洁如一回来,立马和她复婚。

为了表示自己对爱情的“赤胆忠诚”,蒋介石还向陈洁如发誓:如果违背誓言,祈求我佛推翻我的政府,将我放逐于中国之外,永不回来。

看着蒋介石这么“不容易”,陈洁如含泪答应了他离婚的请求。随后,陈洁如登上了前往美国的轮船。

终于把她骗走了。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和宋美龄正式举办婚礼,先遵循基督教仪式,再按照中式流程走一遍。

婚后,蒋介石受妻子感染,也信奉起了基督教。想来信了“上帝”,当年的“佛祖”誓言,也就不用担心了吧。

贱人自有天来收,试问苍天饶过谁。

22年后,“红星”百万雄师过大江,按蒋先生的心愿,推翻了他的政府,将之流放海外,使其永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