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12章 书到用时方恨少(2 / 2)

现在的徐蓉,有点刘氏那味儿了——能省则省,节约至上。

不过她比刘氏强点,向少华借了一百文钱,在村里买了二十个鸡蛋,每隔几天就给大家蒸鸡蛋羹。

这段时间是收纸旺季,他们家的纸料在这时候做完,别人家也一样,基本都赶在一个时候。

徐蓉跟着少华来到县城西街,这里有许多家纸行商铺,沈记、杨记、李记……一条街上有七八家。当然,县城的纸商不止这些家。西街上的纸商,一般是针对收购他们这些小纸户的。大户纸商,直接与大户造纸坊衔接,纸一车一车直接从造纸坊拉走。

“去哪家卖?”徐蓉对这满街纸行有点无从选择。

“去顾记,当初我们是按他们家要求做的。”

“按他们家要求?还有这种说法?”

“对,每家要的纸不一样。当初与谁家说好,就卖给谁家。”

“二钱纸,不是一种标准规格吗?”他们家做的是二钱纸。

“对,但有的家主要是收四钱纸、六钱纸。”

“钱”是重量单位,一钱大约等于五克。二钱就是十克。一张纸有十克重,同时又要符合一定长宽尺寸,由此便得出一张纸的重量和面积。

用现代纸举例。用过A4纸的人都知道,A4是一种尺寸,同样都是A4纸,规格有70克、80克,甚至100多克 、200克。不同厚薄的纸有不同用处。(注意,这里说的是规格。70克、80克这些数字,是指每平方米重量。一张70克的A4纸可没有一平方米。)

总之,古代纸张的规格十分繁杂,纸商也不是什么纸都收,他们只收他们需要的。

两人来到“顾记”,徐蓉扫眼望去,感觉这里就像个废纸回收站。成捆成捆的纸,从地上一直堆到屋顶。

当然,这里收的不是废纸。另外,纸也不是直接放在地上,下面有块矮木台,大约是为了隔潮湿吧。

此时店里有两家纸户在卖纸,一家在称重,一家在等着。

“一百零六斤,你这纸不对呀!”店老板看着杆秤道。

纸行杆秤是挂在横梁上的大杆秤,可以称上百斤的东西。

“一百四十刀,刀数是对的。”卖纸的纸户道。

“刀数是对,但你这做得也太厚了。”店老板皱眉,然后道:“我还是只能按四十三给你。”

“行吧行吧!”纸户知道自己吃了亏,一百四十刀不止一百斤,也就意味着他多费了原料。多出来的几斤,他本可以再多做几刀纸,但是他自己没有掌握好。

这点上就体现出抄纸技术,不同人拿捏不一样。

徐蓉转头悄声对少华道:“才四十三。”她听懂了四十三是一刀纸的价格。那人跟他们一样,有一担多纸,剩下的零散刀数按四十三算。

少华没有言语。这个价格较去年少了两文钱,现在纸户越来越多,纸商收购价也在往下降。照此下去,以后造纸越来越赚不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