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 5章 远走他乡(1 / 3)

据我父亲讲,我们村是个大家庭。朱、马、王,以我们朱家最大,占了一个村的三分之二,马和王仅占三分之一,村名便以朱姓开头,叫朱家坡底。实际上,马家和王家与朱家都有联姻关系,朱家的女儿嫁给马家和王家,王家的女儿嫁给朱家和马家,马家的女儿嫁给朱家和王家。

祖上就是一家人。三代内不能和亲,才开始与外村人通婚,三代外,都还是尽量选择本村人。我老姑就嫁给马家。

人员关系的变化,也引起居住环境的变化。高墙大院是朱坡底最兴盛的时期,我老老爷爷是领头羊,生了五个男丁,盖了一进五院房子,一个儿子一个院,老大最里,老五最外。除最里院南房多三间,其余一个院十间房,东房三间,西房三间,北房四间,分于大门两边。连接北房和西房、东房的墙,与房檐一样高。

我老爷爷排行老三,做买卖挣了不少钱,有六个孩子,老院住不下,为了将来,就在村东头,仿照老宅,盖起一进六院房,我爷爷成家后,分在三院,我母亲嫁过来,住进东房。几个院慢慢都住上了人,只有四院已经分出去了,我母亲没见过人。

我父亲借着夜色,一连跨过三个大门,竟然没有人发现,进了自家的院,才算踏实了许多,见到我母亲,躺到炕上,心才算放到肚子里。

我父亲在家猫了三天,才想到一旦需要远走他乡,他乡在哪里?

想了三天,只有太原。

太原不是太远,但对我父亲来说,就当时的交通状况和交通工具,确实有点太远,可除了此地,没有能容得下他的地方。

为什么是太原?

四院住得是二爷爷,我爷爷排行老四,二爷爷常年累月,在外面做生意,继承了我老爷爷经商方面的衣钵,我爷爷是医术,大爷爷是银匠,三爷爷是木匠,五爷爷、六爷爷种地,在村口喊不让我父亲回去的是五爷爷。老爷爷是做木匠起家,出外面做生意,又学会银匠和医术。

二爷爷家的孩子比我父亲大一岁,七岁前一直在一起玩,八岁他跟着二爷爷走了,这一年我父亲的母亲去世,也跑到我老姑家,不再回家,从此,两个人再没见过面。

二爷爷落脚在太原,是老姑告诉我父亲的,二爷爷报平安的信件,曾经让她的孩子到太原发展,后来他的小儿子真去了太原。

二爷爷人好心善,和我爷爷关系也好,二爷爷的孩子又和我父亲小时候是玩伴,虽记忆不深,想见了也不会太生疏。主要是太原足够远,日本大扫荡与太原不会同步,应该能躲过去,还不会连累别人。

我母亲也给我父亲准备好了足够多的炒面,就是玉米炒熟了,磨成粉。她自己也给自己找到了退路,给别人家当佣人。其实是我姥姥给她找的,怕我父亲东窗事发,日本人发疯波及到她。常建勇说不准到时也会撕下伪装,把孔夫子的道德论抛到九霄云外,与日本人亢斜一气。至于我爷爷,闲云野鹤一个,早与我父亲断了关系,全村人都知道,倒不别为他担心。毕竟是父子,我父亲还是很想见他父亲一面,也可能这一走,就是永别。不过,事与愿违,他没见上,我爷爷一直没回过家。

我父亲没化妆,在自己村和相邻村,开始活动,揭露日本人在中国烧杀抢掠的事实,宣传八路军的政策,鼓励大家团结起来,和日本人斗,把侵略者赶出中国。

我父亲活动了不到三天,日本人就得到消息,常建勇我父亲出来活动第一天他就知道了,只是他按兵不动。可日本人坐不住,让日本人化装成老百姓,开始抓捕我父亲。

我爷爷到县城给日本人看病,无意中听到日本人谈话,说发现了通缉犯,派人化装成老百姓去抓人。

大爷爷在县城开有银匠辅,给有钱人打制银制品,光顾的日本人也比较多,我爷爷给日本人看病,就是我大爷爷介绍的。

“你看看派谁告我那臭小子,日本人化装成老百姓,去抓他了。”我爷爷放下药箱,对我大爷爷说。他敢肯定日本人是抓他儿子,是因为日本人从不发通缉令,抓人,杀人,烧村,无所顾忌,人们躲都怕避之不及,谁愿招惹这样的疯子,偏偏他儿子就敢,还让日本人发了通缉令,听说他快把肺气炸了。可事情已经发生,也无可奈何。现在亲耳听到日本人要抓人,那能不急,他又不想见我父亲。恰好他也需要和大爷爷说说病人的病情,托大爷爷通知,自是再好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