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114章 大宅门(2 / 3)

钱志远笑了笑,说道:“这就是我一直说的,我们公司的老总,赵一,赵总。”

其他人听到钱志远的话,还坐在椅子上的人,里面都站了起来,这样做倒不一定是奉承,他们进入青柠娱乐公司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对于这家私人娱乐公司的实力还是有清醒地认识。

光目前正在XY市修建的秦朝建筑群,投资就有10亿元,在这个年代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对于这样的有钱老总,他们不管怎么说都要表示自己的恭敬,如果以后自己手上有戏,还需要公司的大力支持,如果因为自己的傲慢得罪了公司的真正老总,这是不可饶恕的错误。

看着这些戏精们,赵一也不知道说什么,作为高智商的人,当然是看破不说破,和他们一一握手,然后赵一说道:“感谢你们能够加入青柠娱乐公司,这家公司刚初创,很多人才匮乏,有了你们的加入,我相信公司的各项工作能够做得更完美。”

公司虽然执行的不是导演中心制,但是导演可以说是整个拍摄剧组里面对各个环节掌握最全的人了,不然也不能够如臂指使的指挥整个剧组有条不紊地工作。

这些导演看见赵一这么客气,他们顿时也放开了许多,赵一见他们放松了下来,就问道:“刚看你们讨论得很激烈,我能否知晓一二。”

赵一其实是没有话题聊,就想到了刚才的情形,随即就提了这么一个话头。

听到赵一话,还是刚才第一个站起身的导演,从身边拉过来一个人,并说道:“这是我的一个老朋友,叫郭宝昌,这次是来看我的,我们就不由自主地聊到了他从小就开始创作的自传体《大宅门》,这不刚开始,赵总和钱总就进来了。”

听到这位导演这么说,赵一仔细打量了下旁边的这位郭宝昌了,《大宅门》这部电视剧赵一还是看过的,虽然现在关于里面的情节也忘了差不多,不过当年造成的轰动却是实实在在的。

作为观众只负责看电视剧,一般也不会在乎导演是谁,所以赵一不认识郭宝昌很正常,只是听刚才的导演这么说,《大宅门》的剧本其实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写了,现在的郭宝昌四十多岁,那是什么原因让他直到2000年后才开始拍摄这部电视剧呢。

明显赵一感兴趣了,便问道:“哦,这么说这部剧已经写了有20年以上了吧,对于郭导的执着,我是心生佩服。”

郭宝昌听到赵一这话,连忙说道:“不敢,只是这部一直是我的执念而已,是根据我的亲身经历编写的。”

通过和郭宝昌的聊天,赵一知道,原来这部是在郭宝昌16岁的时候开始写的,他小时候的经历也是很坎坷的。

郭宝昌原名李保常,1940年8月出生于北京一个贫困的工人之家。

两岁时父亲冻死街头,他被母亲以80块大洋被卖给河北沙城火车站站长吴家,改姓了吴。后其三姨借钱将他赎回,转手以200大洋卖进同仁堂。

因养母姓郭,遂改名郭宝昌。郭宝昌自幼聪颖,5岁能唱戏,8岁写文章,12岁进北京五中,16岁开始动手写家族题材的《大宅门》。

郭宝昌在《大宅门》中塑造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女人“白文氏”,这个女人的原型,就是郭宝昌的养母。

郭母生前坚决反对郭宝昌写《大宅门》,她曾把郭宝昌的手稿毁之一炬。

郭宝昌说,“母亲本来是个丫环,后升为二奶奶,我呢,也是个穷人家的野种,被抱养过来成了小少爷,他们母子俩的出身在那个大家庭里是备受歧视的。

但这位坚强的母亲却为我撑起一片天空。我14岁会喝酒,16岁会抽烟,都是母亲教的,她说,在这个家所有的爷都会抽烟喝酒,你不会怎么行?

从那以后,我每天放学回来桌上都有一盒大中华,我到18岁时已经能喝2斤茅苔。母亲说过,你长大后,饭桌上有多少事情要办,为了生存,你就要立住,而没有拳打脚踢的功夫你是立不住的。”

郭宝昌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件事,少年时的郭宝昌因迷恋京剧和电影,居然旷了一年的课,整天泡在戏园子里。

期末考试,没通过,郭宝昌留级了。郭宝昌知道这件事对母亲来说是多么大的耻辱,但母亲居然一连几天都没提这事儿。

这天,16岁的郭宝昌喝醉了,他趴在床上哭,母亲问他:“你哭什么?你是因为留级的事难过吗?”

母亲这一问,郭宝昌哭得更伤心了,母亲说:“这有什么呀,不就是蹲了一年吗?再上一年就得了呗,这也值得哭。”

母亲说完就走了,从那儿以后,郭宝昌发誓要为母亲争气,以后他虽然还去看电影听戏,但门门功课全优。

1959年,19岁的郭宝昌得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主任田峰的力荐,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并在老师的支持下,动笔创作《大宅门》的文学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