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473章 天地一体化信息数据链系统(2 / 3)

虽然以上每一个组件都不简单,都是当今最高科技成果的体现,但是和另一个组件相比,就不显得那么科幻了。

前世的谷歌眼睛,操作镜片上的信息,是依靠眼球来完成的,这样不仅会分散士兵的注意力,同时操作的速度也要慢得多,更重要的是,还会出现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如果是民用领域,些许失误并不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但是在战场上面,这种失误就有可能会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

所以必须要将操作失误降低到最低水平,甚至不能够出现非人为失误的可能性,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只能是上马脑电波控制技术了。

好在不需要像他自己使用的纳米机器人战衣那样,还需要脑电波具有隔空控制的能力,因为智能眼镜会时刻和人体接触,这对技术的要求就降低了一大截。

除了功能性的组建之外,还需要让智能眼镜整体上耐温、耐水、耐撞击等等,也就是说,要让他们充分的适应战场上的各种特殊环境,并且能够稳定的发挥出来该有的功能。

如果士兵装备了这款智能眼镜后,才有了高科技单兵作战该有的样子,而不是如前世那样,拿个智能手机就充当高科技装备,两者之间的差距犹如天堑鸿沟。

明确了目标之后,赵一就在自家的实验室里面一步一步来按照步骤来完成相关的实验,期望能够尽早将产品给研发出来。

于此同时,想要发挥出来这些装备的能力,仅仅依靠这些是不够的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实现天地一体化的军事信息流建设。

这个想法其实他老早就有,只是当时他没有介入到军用装备的研发当中来,想要这么做也是无能为力。

现在不一样了,华夏军事工业公司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军事装备研发机构,凭借装备的先进性,未来肯定会大规模被军方采购。

而这些军事装备就是天地一体化数据链的一个个重要的数据终端,为构建天地一体化数据链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

而且之前完成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是可以作为天地一体化数据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加上各种先进的侦测设备,构筑天地一体化数据链就不会显得那么难了。

未来华夏军事工业公司只需要将这些信息终端和各种军事终端设备整合起来,再在智能程序的帮助下,对这些信息和终端设备进行快速处理和管理,天地一体化数据链系统就算是构筑完成了。

等到天地一体化数据链系统完成之后,再配合智能眼镜,瞬间就可以让战场上的每一位士兵了解到详细的战场状态,同时后方指挥部也可以快速指挥战场上的每一位士兵。

如果说战场上的士兵还有能力强弱的差异,会造成指挥部命令下达后无法达成的情况,那么军用战衣就可以弥补这样的缺陷,让下达的命令完成度会非常的高。

当然,这样的体系里面,不仅仅是对士兵下达命令那么简单,后方指挥中心,可以对整个战场设备和状态实时有着充分的了解,敌人在这个系统面前,和裸奔没有任何区别。

这个才是最可怕的,战场上面每让敌人了解自己一份信息,就意味着多了一份危险,如果还能在获得信息之后,立即做出反应,那就标志着自己的失败就是注定了的。

在空闲之余,赵一编写了一份《关于构筑我国天地一体化数据链系统的意见》《天地一体化数据链系统的建设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应该具备的能力》。

前者的报告是给军方看的,目的是要让军方了解下未来天地一体化数据链体统对现代化战争的重要性,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

后者则是给华夏军事工业公司看的,主要是告诉他们怎么建设天地一体化数据链系统,应该实现哪些目标,同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等等。

这两份文件都是统领性文件,并没有涉及到具体的技术实现,因为在赵一看来,以目前的技术实力,实现这个系统并没有什么难度。

就算是偶尔遇到难题,也在他们可以攻克的范围之内,不需要他再详细的阐述技术细节,不然养了那么多技术人员有什么作用,总得让他们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编写完这两份文件之后,赵一就随即发出去了,给军方的文件直接发给了刘俊卿,谁叫自己和军方的关系里面,就他最熟悉呢。

刘俊卿拿到赵一发过来的文件之后,一看标题就摸不着头脑,因为在这个时代,建立天地一体化数据链系统,还是太过于超前了。

特别是在我国目前军事装备还不够先进的情况下,单个武器装备都是需要靠模仿来研发的情况下,思考这样的问题,就显得不那么切合实际了。

虽然不知道天地一体化数据链系统到底是什么,但是刘俊卿还是耐心的将整个文件仔细的看完了,毕竟赵一不会无聊的发送这些东西给他。

等他看完了整个文件之后,给他带来的震撼是相当的大,军方还在纠结于单个武器装备现代化的问题的时候,赵一就已经思考了现代化战争的整体作战思路了。

其他的他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就文件本身所描述的现代化战争模式来看,可行性非常的高,虽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就能够建立的起来,但是作为整体指导纲领却是足够的。

只要按照这个纲领文件作为指导,在今后的武器装备上面有针对性的建设,未来完成这个天地一体化数据链系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这是他看完这份文件后的个人感想,只是居于他自己的个人认知得出来的结论,但是很多事情其实已经做到了他预想的前面去了。

例如华夏军事工业公司研发的诸多军事装备上面,就广泛的应用了数据链路终端设备了,只要数据链路后台指挥系统建立起来后,就可以直接对接上。

就是之前早就研发出来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有类似的模块,只是之前用处不大,赵一压根儿就没有告诉军方有这个东西。

等到天地一体化数据链系统建立起来的时候,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这个模块就可以直接和系统对接上,形成太空监测的一部分。

至于地面监测,则需要依靠技术先进、数量众多的地面雷达来实现了,好在华夏军事工业公司研发的个人雷达、机载雷达、车载雷达和舰艇雷达,都预留了这样的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