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68节(1 / 3)

,也让他们见见世面。他从一开始就说过,清云山庄的产业不仅仅局限于那一点点,以后自然是要他们天南海北的跑的。有志者在四方,安于一隅的虽可小富,但若想成就一番事业,自然要敢于闯荡。于是这次出来,周云见便让大家踊跃报名。没想到竟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报了名,剩下的要么家中有老有小,要么是身有疾患。他这次挑了几个精明强干的,并表示以后有的是机会,让大家不要着急。这还只是第一次外出办差,后面还有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

在村子里转了几圈后,大家发现小渔村虽安静祥和,但多数人吃饭穿衣都成问题。渔民靠打渔为生,米粮布匹都是打渔换来的钱所买。但想来,一年到头,能出海的日子也没有多少。避过了汛期和寒冬,一半的时间便没了。也不是每次都能打到鱼,常去的海域都被捕捞个差不多了,所以常常空手而归。一年下来,勉强糊口。

武帝下船后在驿站落脚,并未直接北上,而是等着周云见。他说要在这里逗留几天,待到将养殖业推广开来便可同他一道北上。

周云见知道,让打渔的渔民们只养殖不打渔,这有点难。毕竟打渔是他们唯一的糊口途径,如果放弃,则表示他们没有任何途径赚到口粮。除非先保障他们的生计,否则根本没办法把这些渔民召集起来。

所以转完以后,周云见便和他带来的这些人一起商量起了对策。无利不起早,如果不把眼前的利益让他们看到,他们是不可能加入养殖大军的。

这回周云见没有直接给出方案,而是让跟来的长工们自己想办法。长工们各抒己见,表达着各自的看法。

有人表示:“我觉得可以先给他们一笔安置费,有了钱,他们就能安安心心的搞养殖了。”

有人表示:“万一他们拿着钱跑路了怎么办?钱不是打水漂了?”

还有人表示:“没有先付钱后做工的道理,若是这样,那以后招工岂不是开了先例便不好打破?”

又有人表示:“是不是可以像家主之前想的那个办法一样,把养殖用具租给渔民们。”

最后有人反驳:“没有人相信我们这个是肯定赚钱的,怎么可能有人肯出钱租?再说渔民穷成这样,糊口都成问题。他们做无本的买卖惯了,是不可能拿钱出来做投资的。”

投资这个词也是周云见普及的,想不到长工们活学活用,已经可以熟练运用。

长工们吵了半天,最后一个年龄最小的长工忽然提出:“他们只是担心生活没有保障,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我们给他们提供衣食住行,让他们只专心养殖。待到养殖成功,再扣除他们的衣食住行,将赚的钱分给他们,不就可以了?”

正在一旁闭目养神,听他们争吵的周云见忽然睁开眼睛,朝那小长工看了过去。那只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长得略黑,倒是浓眉大眼的挺精神。他一见周云见看他,便识趣的闭上了嘴巴,略带腼腆的说道:“我……我只是瞎说的,家主别当真。”

周云见却一拍大腿,说道:“对啊!为什么不呢?”

小长工:……哎?

周云见上前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长工答道:“蔡三郎。”

“蔡三郎……?”周云见重复了一句:“可是蔡叔的小儿子?”

少年有些怯懦的应是:“我爹爹让我跟着家主过来,学点本事,报效家主。”

周云见了然的点头,难得蔡叔有这份心。他如今在清云山庄已然是总管之职,却并没有将儿子们安排油水高的岗位,反而让老实巴交的大儿子去地里务农,跟着种田一把好手的丘大。将有些头脑的二儿子送去清云海鲜舫做跑堂,兼顾着收拾洒扫的工作。又将生性怯懦的小儿子推了出来,不让他一辈子畏畏缩缩的躲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