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987节(2 / 2)

而方轻尘所率的这一路秦兵,却迎面撞上了吴国增援的大

本来,能征善战的吴王,一直留着重兵镇守国内,防范萧家,可在得知秦旭飞起兵攻击京城之后,他再也按捺不住,终于亲自领了八万大军,直接攻进秦国来接应己方人马。

方轻尘引兵一路追击吴军,眼看就可以将其全部围杀,却是突然遭遇强敌,功亏一篑。

如果不是因为带兵的是方轻尘,忽逢此变,强弱易位,寡不敌众之时,秦军怕是要吃大亏。幸得方轻尘临危不乱,以精锐骑兵反复冲突断后,令大队人马及时退到险要处驻守,他们这一支五万余人的兵马,才没有被吴王的军队击溃。

吴王眼看自己的军队损失如此惨重,极为震怒,对着秦军日夜猛攻狂打,但秦军在方轻尘的指挥下,借助险要,稳扎稳打,双方对峙了五六天,吴王已领教了方轻尘的指挥能力,心知肚明,想吞下这支军队不易。他根本不敢长时间将国内仅余的强兵一直驻在秦国国内,算算时间,祁士杰部能赶来增援的时间也已经不远。眼见战机已失,吴王只得咬牙切齿,忍痛退兵。此役攻秦,吴军出兵二十万,其中精锐可战之士有十六万之众,但最后能在吴王的接应下,安然退回吴国的,不足四万。吴国因此元气大伤,军力大减,国内后族萧氏的风光势力因此大盛,这却是后话了。

吴军撤离,方轻尘也不敢贪攻急进,引了军队一步步慢慢向前,吴王退一处,他们方进一处,不肯多走一步,直到吴军完全退出国境,秦军上下,才大大松了口气。

方轻尘仍不敢大意,让全军在边境处驻扎下来,修砌残败的城墙,收拾战后的混乱,重新恢复边关重镇的战力和防御能力,同时派探马不断查看吴军动向,确知吴军应该不会再来攻击,这才把指挥权交出来,自己则轻骑快马,赶去京城,找秦旭飞算帐。

亏大了!谁想得到,这份不要工钱的苦力,他最后居然做得这么辛苦!

风云际会 第二百六十六章 意欲何为

秦国这一场大乱,燕国成了最后的赢家。

他们撤退得不紧不慢,有条不紊,秩序井然。柳恒率军试探性地追尾攻击了两三次,双方便罢手,然后双方便公开签订了那早就私下议定的合约。⑨⑨

燕国交出所有被占城池,退出国境,与秦国永结友邦,攻守互助。而秦国用这一路追击卫吴溃军,所缴获的财物珍宝,支付给了燕军,以作为燕国助秦平乱的“军资”。

当然,按照和约来说,秦国还欠着燕国大笔的钱,要分年偿还。只是,秦国其实并没有打算一定要履约,燕国其实也并没有指望剩下的钱真能拿得到。

和约,本来就是为着有朝一日撕破而存在的。秦国如果强大了,自然可以有无数种方法不认账,燕国对此也不甚介意。

他们只需要有一个冠冕堂皇的幌子,可以让他们将在秦国几乎寸草不留地搜刮到的一切,光明正大,安安稳稳地运回燕国,充实燕国的国库。那才是他们得利的大头。他们也只需要纸面上一张漂漂亮亮的和约,可以对国内的文武百官,平民百姓们,有个交代。

燕军不是败退,不是被迫撤离,而是任务完成,荣归故里呢。

带着伤兵,带着死去的燕兵的骨灰,带着从血火中锻炼出来的新兵悍卒,也带着自秦国民间搜刮来地所有财物。还有本来吴卫辛苦搜刮而来,又由秦人转交给了他们的财物珍宝,燕军盆满钵满,浩浩荡荡,一路荣归。

吴卫不是不怀疑的,不是不愤怒的。但是没有证据,能说秦燕有何私下交易,却也无可奈何。

其实,就算有证据,又能怎么样。国与国之间。难道还真的有道义可讲。燕强而吴卫元气大伤,只凭这一条,燕人就可以高枕无忧。

国土已靖,秦国国内那些儒生清流们,终于有人开始感到已经足够安全,可以站出来指手划脚。痛斥将军们无能无勇,卖国求荣了。

不过,这样的声音,在刚刚经历了战乱痛苦地百姓之间,就入泥牛入海,不起波澜。至于多年之后,安定的日子过多了,史书之上。会不会记载一笔丧权辱国,秦旭飞不介意。柳恒不介意,军中众将,都懒得去介意。

而此时此刻,方轻尘千里一骑,也已经来到了大秦国劫后的都城。

方轻尘来到秦国京城之外的时候。是一个夜晚。

城中仍在宵禁。别说是百姓,就算是官员们。此时要出入行动,都不是易事。不过,这一切对方轻尘都不是问题。

他轻易就叫开城门,轻易就从守城门的将军那里问出京城地大致情形,轻易就让人家将军大人安排亲兵领他去皇宫,也轻易地让守卫皇宫的将军给他大开门禁,亲自为他带路。

方轻尘在秦旭飞军中呆了几个月了,平时又显眼得不行,招摇得可以,这军中上上下下,对他的模样脾性,都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大家都习惯了他所享有的,连柳恒都比不上的种种特权,也都习惯了方轻尘的傲慢无礼,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