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1100节(2 / 2)

如果真能达到楚国学社那样的声势,那样的成就,那么,未来三十年内,赵国的风云人物,必然多是从那学社里走出来的人才。

那些少年的学子,从天南海北而来,汇聚在同一个地方。他们会有闪亮的眼睛,会有充满朝气的面容,他们,他们……会象自己当年的小弟东觉一样,有着那么美好的梦想,那么热切的心,相信正义,相信善良。相信光明,相信凭着努力可以为国家,为百姓,为天下,做一些事。

莫名地,他有些怅然,有些向往,又有些苦涩。

做为兄长,对于那个年少的小弟。他只是宠着,爱着,却并没有做更多的教导和指引,他让他地小弟,带着一颗火热的心,毫无防备地一头扎进冰冷黑暗的官场之中,一点点被冷彻寒透。

而许多年以后,他也许会有机会面对无数和东觉一样的少年,那些人会是天下学子中最出色的人才,会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和光明。

那么。他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吗?或许可以给他们更坚定的信心,更通透的眼光,更开朗的心胸,更豁达地性情,让他们可以抱着真心热血入世,却不叫人间风雨催寒,让他们可以将一腔壮志施展,却又有足够的能力和技巧,抵御四方的明刀暗箭。

如果,他已不能再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那么,他或许可以尽一切力量,帮助那些将来,可以为这个国家做很多很多的人们。

看着卢东篱出神的样子,风劲节静静地微笑。他知道,卢东篱会选择这样的生活。即使自己退出官场。退出那最风光灿烂的舞台,那一身所学,一片真心,又怎么可能长久地空置。

他的理想,他的志业,他的追求,焉知不会在一代又一代人地身上,被继承。被传扬。被相信,被坚守。

这世上。不只一个卢东篱。在他之前会有,在他之后会有,那些史书上所记载的许多故事,从来不是遥远而冰冷的文字,而是一个又一个,曾经温暖而热血的人与事。

当卢东篱不能再为赵国擎起一片天空时,他可以去尝试着,为国家教出许多许多擎天之才。他相信,卢东篱会是最好的老师。

~思~兔~網~

那些人的身上,将来带着他的热血,他的信念,那些人所继续的,将是他的道路,他地志业。

论到学问,卢东篱不会比任何名儒学者逊色,他少年即有才名,并不只在诗词文章上,于学问术业都下过功夫的,只不过,当初毕竟年少,最多也只是分析研究往圣先贤的思想学说罢了。

后来多少沉浮历练,他担任过各种各样的官职,见过各种各样的人情事态,他领过兵,他主过政,他曾遭受过最大的背叛和伤害,他曾有过,最长最苦痛地消沉和落魄。

这些年来,经历了对人生,对世事,对国家,对政治地种种反思,再加上和风劲节之间的沟通交流,受到风劲节全不拘于固有思想观念的影响和点拔,如果可以让他放下繁重的公务,潜心整理体会,有极大机会成为一方大家,创出一种新的思想学说来。

而比之其他的学者名儒,卢东篱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他多年在各个职位上的为官经验,而将这些经验与卢东篱如今地政治理念,人生思想相结合,必然有足够地力量影响教导许多人。得他倾囊传授教导的学子,办事之时可以少走许多弯路,遇到挫折之时,也可以有更坚定地心志来面对。

在思想得到继承之后,这些年来,卢东篱和风劲节努力所造成的政治态势也有可能真正形成一种能让大多数人承认相信并愿意坚守的制度,就此传承下去。

风劲节久久微笑,不觉也有些出神。

未来卢东篱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

终于卸下长久的重负和责任,终于不必再应付所有的明刀暗箭,险恶心肠。

在赵国某一处山明水秀的地方,会有一座宏大的学府。

那里,有青山,有绿水,有竹林,有许许多多,从全国各地而来,最出色的少年学子在此求学,也有大批有成就有名望有学识的老师,带着他们的家人,住在这里授徒讲课。

这里到底是阳光灿烂,生气勃勃,这里的老师和老师,老师和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都会热烈讨论,激烈争论,但一切都是为他们心中所坚持要瞧的真理,而不涉及任何私怨。

在这里,他能够快乐地和所有老师去做学问和思想的交流,他可以站在讲坛上。毫无保留地把他的志业思想解说传授。

会有很多极有名望学问地人,与他相交,同他争论,可以吵得不可开交,吵完了再把臂论交情。

会有很多双赤诚的眼睛望着他,从他的教导中,一点点感受他的心灵,体会他的胸襟,慢慢明白他是怎样的人。于是,那些年少而明朗的脸上,会有真心的爱戴和尊崇,他们会喊他,老师!

很多年以后,那些曾经的少年,会在这个国家各个不同地重要位置,默默走着自己的路。其中有人已渐渐在这红尘世事中,淡忘了旧时热血,但也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