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八十一章 江湖和现实(2 / 3)

也许,这个他们心中所谓的“大侠”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真正的那个大侠。

江亚这个人物的转变,引起了观众的谩骂和思考,这就是编剧和导演的目的所在。

从容不迫且如同超级英雄一般的大侠揭开了面罩,变得不像大侠了,他完全的展现了自己属于人类的欲望和丑陋。

巨大的落差,也许会让观众破口大骂剧情进展不符合逻辑,但是也让人褪去那种个人化的情绪,去看清所有的现实,去看清他们曾经一度十分推崇的“大侠”到底是一个什么性质的“俗人”。

回归现实,抛去所有情绪化的东西,江亚只是一个为了私欲而暴力的人。

因为他连小孩子都不放过。

在上帝视角下的观众,随着江亚两次对孩子的所为,于电影后半段中,也站在了弱势群体的一方,这里的弱势群体,就是警察。

可不是嘛!在整个电影剧情发展的过程中,顶着“替天行道侠义之士”名号的连环杀人犯江亚,在前期的时候可不就是一直压着警察这个群体的吗?

仪式化的杀人方式,制造出极大的舆论,让警察陷入舆论的风波之中,在电影的前部分,剧中象征着正义的警察简直就是没有丝毫的作用,让人看得简直是无囊,而且看上去还总是带着那么点事后诸葛亮的意思。

另外,无论是“替天行道”还是“法外制裁”,这样以牙还牙的制裁方式,总会让人想到西方电影中的一系列超级英雄。

比如黑暗骑士蝙蝠侠,胸前画着骷髅脸的惩罚者,失去视力却的能够洞察一切的夜魔侠,他们信仰的是黑暗的公正,他们就像黑暗中的一缕阳光,照亮邪恶的城市。

超级英雄之所以火爆,就是因为在“911恐怖袭击”之后,电影这种承载着一段时期民众娱乐消遣甚至精神食粮的载体,让超级英雄化身为正义的使者,成为打击罪恶、除恶扬善的救世主。

当然这一切都是虚构的,也是超现实乌托邦的,超级英雄代表了民众在这个罪恶的世界中,精神的寄托,正义符号化的代表,而在现实的世界里,且正因为民众这种情绪的存在,才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犯罪,顶着一种“美名”开始合理化。

而且在超级英雄电影里,警察也总是最没用的,唯一的存在感,就是在案件结束前夕,闪着红蓝色的警笛告诉观众,我们来了。

但《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并不是超级英雄电影,而我们的主角,也不是这样的“超级英雄”,他们是警察,默默地守护者这座城市的警察。

所以,当哥谭市没有了蝙蝠侠,戈登警长该怎么面对小丑、企鹅人、黑面具、双面人他们?

所以,作为一名警察的主角方木,他唯一可做的,就是用警察的方式,熄灭那缕强光,维护法律的尊严,遏制社会隐藏的暴乱。

从导演和编剧的大局上来说,这样的设定没有任何的错误。

但是从一个演员的角度来说,深入的去解读这个角色,将话题重新的单单凝聚到江亚这个人的身上,以江亚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再次的走进这个故事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其中的一些东西很不对劲,这情节的发展似乎出现了逻辑的问题,或者说是为了强行的衬托主题,过度的削弱了角色自身的作用。

按照故事前期的表现来说,江亚这个人是不会做出那么失去理智的事情的,最起码,他不会去侮辱自己,去颠覆自己的信仰,所以,他又怎么会在后期的时候无缘无故的杀害廖亚凡这个小女孩?这点让人想不通。

毕竟,这个时候的江亚还并没有接受魏巍事件的一个情绪剧变。

这个时候的他应该还是冷静的,他还没有“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