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二章 惜别(2 / 2)

“那爸爸呢?”欢继续问。

“那都是盲从,最早源于民国一些文化人,不知道为什么,可能觉得“爹”这种叫法有碍他们尊贵的身份,就改称“爸爸”了,不知道的人以为她妈改嫁了,居然又来了一个爹。”

“后来城里的工人阶级觉得这个叫法高大上,也加了进来,不少人农民以为叫爸高人一等,也随大流,其实在民国四万万同胞时鲜有叫爸的,八十年代以前北方农村孩子基本叫爹(或大等)。”

“我喜欢哈尔,他的城堡太酷了,我长大要嫁给他。”小乐憧憬道。

“人家有苏菲,才不会要你呢,那么丑。”欢泼着凉水。

“爹说‘说我丑就是你也丑’,”乐反击着。

“千寻和小白后来结婚没?”“龙猫太温暖了,”每次看完动画后,两人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五六岁时,李之重刻意引导孩子看一些优秀RB动画片,买的碟片基本是字幕原声。

粗心的李之重,不对,而是想当然的他从来没意识到欢乐不识字这个问题,孩子们也从来没说过看不懂,一遍遍的看过来,都是在了动画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发音的意思。

极具语言天赋的两个女儿,居然在从没正式学过一天日语的前提下,达到了听说流利的N2级,赴日的旅游和校际交流,欢乐都能轻松应对。

RB学生给出的评价是不像个外国人,语音、语气和语调甚至动作更像个RB人(非崇日,是真事,勿喷),都是宫崎骏动画人物做的太形象了。

姑娘们的日语兴趣,连带的李之重也能说一些,简单的交流都没问题。

“爹,我会演奏《献给爱丽丝》了。”“我也会。”欢乐抢着说。

“给老爹听听,”李之重做出一副倾听的样子。

两个闺女坐在小板凳上一板一眼的按着琴键和贝斯,手指修长白皙,指头和贝斯大小相仿,小巧圆润可爱。

这一弹就是九年,从八贝斯一直一百二十贝斯,考级进入专业二级,乐理也是专业二级,到初三才停了下来。

“又迟到了,老爹,你快点儿啊,跳舞老师又该说了。”乐催促道。

“你看不见红灯,就是密斯王老压堂,真讨厌。”欢有点生气。

“马上到了,一拐弯就到。”李之重解释着。

这是一个小学时普通周末的日常,英语班、舞蹈课和手风琴课,每次都这么慌慌张张的。

付出总有回报,跳舞九年,黄金二级,奖杯奖状一堆,英语口语熟练。

寒暑假可以自选学习项目,画画是两人共同的爱好,小学初中断断续续学了四五年,尤其喜欢动漫人物绘画。

小学六年级后,每年的夏或冬令营,李之重和欢乐的母亲刻意把她们放出去单飞,培养与陌生人相处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于是你报个汉服班,我搞一个动漫英语,全国各地满天飞。

得益于从小喜欢户外运动,身体一直很好,感冒都不给吃药,流几天鼻涕就过去了。

《哈利波特》全集李之重买的都是正版的,是出一本买一本,一二年级时就有意培养欢乐的阅读能力。

当然家长辅助是必要的,再有刚入霍格沃兹的哈利与赫敏和她们年龄相仿,加上内容魔幻,情节简单且翻译质量高,很容易让她们入迷。

再大点儿,李之重把一些玄幻和科幻的经典,也是他自己喜欢的,一一介绍给孩子们,同时传授读书的要领。

七八岁开始,经典魔幻、科幻、玄幻和动画大片,父女三人一个不漏,全部看过。

看完电影,打打台球吃个饭,要不换上一筐硬币打电玩,上午过来,一玩一天,有时候吃了晚饭才回家。

小学是市里最好的小学之一,两人同级不同班,这是她妈刻意安排的。

认真学习的欢作业超多,活泼好动的乐作业寥寥,让家长深感造化弄人,不过成绩都不错。

初中两人分开了,校距很近,这也为陪读租房省了不少心,学校也是市里前三甲的学校。

“爹,我考上二中了。”“我也考上了。”欢乐叽叽喳喳的报着喜。

“爹,我进了全校二百名了。”“爹,我这次考了个全校七十名,厉害哇!”“锦江自助?”“好,爱死你了,老爹。”

“爹,我和小乐都去北京上大学,好不好。”

“爹,你怎么不说话?”“老爹……”“爹……”“老爹……”

姑娘们的声音越来越远……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