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三十三章 春种秋收(四)(2 / 2)

生瓜要进行光合作用,太阳能转化为糖分储存起来了,熟瓜不需要光合作用了。

阳光直接以热能的形式保留在瓜体,这就是生瓜冷熟瓜热的道理。

知识无处不在。

李之重前世也和小伙伴偷过瓜,不过有些点儿背,不幸被抓。

更不幸的是落在了保卫会主任周哺仁手里,六亲不认。

据说他哥割草时不慎割了几根高粱苗,被他逮住后罚了款。

主任吗,思想觉悟是有的,一排六七个小孩跪在田埂上,背***语录的一小段。

他念一句大家跟上念一句,李之重在第二遍后就得以放行,甚至奖励一个赃物香瓜。

被抓是午饭后一点多发生的,李之重回家后陆陆续续有小孩被放回。

最可怜的是三宝,保卫会主任看他没有背会的迹象,干脆不管了,他自己也不敢走。

直到晚上九点多被他父亲领回,还是没背会那一百多字。

偷这种事在李之重家是大过错,是绝对不允许的。

李德财对李之重时说过几次,“少时偷针,长大偷金。”

有点“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意思。

一次跟随小伙伴偷了看树老汉种的南瓜,外面吃不成,大家只好都拿回了家。

李之重父亲发现以后,也没骂他。

只是让他把瓜送还,还要对老汉承认错误。

那个难受劲,让年幼的他有些无地自容。

以后不管小伙伴怎么劝说,都再不参与。

但是农村大多家庭却不以为然,认为小孩子拿点队里的东西不是个事。

关于偷瓜还有个笑话,生产队五队也种瓜。

看瓜的是两个老头,一个绰号烂箩筐,本名骡驹,一个叫瞎兔儿,本名不详。

一小孩儿偷瓜不成,恼羞成怒。

“骡驹大爷,骡驹大爷。”径直上前笑道。

“作甚呀?”骡驹问。

“借一借你那个烂箩筐,卖一卖那个瞎兔儿。”小孩答。

“去你码的哇!”老汉暴怒。

谷子,古代称之为稷、粟,也称粱,粟也是黍、稷之类粮食的总称。

黍和粟的野生祖先因其极强的抗逆性以及生长期短的特性。

成为中华民族首选的栽培作物,种植粟、黍标志着中国北方原始农业的开端。

一年生草本作物,秆杆粗壮、分蘖少,狭长披针形叶片。

有明显的中脉和小脉,有细毛,穗状圆锥花序,穗长二三十公分。

小穗成簇聚生在三级支梗上,小穗基本有刺毛。

每穗结实数百至上千粒,子实极小,径约一毫米。

谷穗一般成熟后金黄色,卵圆形籽实,粒小多为黄色。

去皮后俗称小米,“小米加步枪”就发生在陕北。

由于谷子每穗籽粒超多,故有“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一说。

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的五言古诗《悯农二》中的诗句,可见唐代就广泛种植。

《悯农》另一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更是有名。

这两首诗核心体现在一个“悯”。

在唐朝这个仕子视农夫为草芥的时代。

作者有如此胸怀极为不易。

有兴趣的检索全文看看,也可看到自古来农民的艰难和伤痛,刍狗(草狗)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