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四十章 健身(2 / 2)

口感微酸微甜且松软,果然大受欢迎。

这种做法居然很多人不做,让李之重倍感奇怪。

李之重也曾问过父母亲,为什么粗粮面发酵后味道好大家不做呢。

母亲说是顾不上,倒也对,确实费一些功夫。

父亲意见不同,说好吃意味着多吃,对节俭的人家来说是个灾难。

李之重恍然大悟。

奶山羊买了回来,花了一百一十元,花的马玉仁肝疼。

这几天吃饭都不怎么香了。

对于是否买奶山羊李德财也是考虑再三。

一来花费大,二来奶山羊需要**料,饲养成本高。

不过按照二儿子的说法,家里老的老,小的小,老小都缺钙。

老的缺钙骨质疏松胳膊腿易折,小的缺钙长不高,他们虽正值壮年,现在缺钙影响将来的老年生活。

知道二儿子所图甚大,又答应了下来。

马玉仁这段时间很不开心,男人花起钱来和流水一样。

只要是二儿子提出来的,基本都照办。

搞的她这个女主人很没面子。

不过按照她男人私下里说的,现在这种生活状态很快就会有大的改观。

养好身体是前提,是革命的本钱,于是她只好耐着性子敷衍着。

十月下旬,期间李子恒来了两封信,兴奋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麦地》和《一代人》同期发表在《诗刊》上,反响热烈。

很多诗词爱好者给他写信,表达着各种想法和诉求。

李子恒痛且快乐着,痛是来信太多,顾不上回,快乐是得到了读者的认同。

当然也有骂他的,毕竟是少数。

现在班里面的一半以上同学帮他处理信件,这是包老师安排的。

有个外班的非要义务帮忙,后来才知道这家伙是个集邮的。

另外家里捎的衣服已收到,皮鞋也买了,又买了一件白衬衣。

稿费一共给了十元,按照包老师的说法对一个新人已是很不错了,问李之重想买点啥。

李子恒说《一切》和《青灯》已寄出,《诗刊》编辑部回复下个月刊载。

校报采访了他,然后大夸特夸,激进的主编甚至把他称呼为“新一代诗人的楷模”。

尤其认同他“党的领导下,在学校领导和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在对生活有所感悟的前提下,写出了一些自己的心声,同时恳请各位前辈和同好指正批评”这样的说法。

李之重给他回信安顿,一定要戒骄戒躁,越有名越要谦虚。

少说多听,想好了再说,要多笑笑,笑是最能拉进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最好方式。

文学类报纸应该会采访他的,好好准备一下。

最好多请教包老师,有机会和系主任也多沟通。

《奋斗》这几天也完稿了,写了五万七千多字。

是一部契合时代背景的新一代大学生成长奋斗史。

讲述了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仍努力学习的故事,大打悲情、煽情和苦难牌。

成稿后李之重发现居然写了一百七十多页,厚厚的一沓。

如果寄挂号肯定要花不少钱,20克内两毛钱,逐级递增,这一沓最少也有一百多克。

李之重给自己写了四五篇有关农村的童趣生活,一并寄给大哥。

让他在《一切》和《青灯》发表后的两周外,以自己的名义写封推荐信,推荐给《儿童文学》和《少年文艺》,毕竟也是小有名气了。

另外把《奋斗》寄给《收获》,同时附上个人简介。

李之重感觉操碎了心,像是前世指导闺女们学习。

经过几天的适应,奶山羊终于下奶了。

可能饲喂方式的改变和挤奶不熟练,开始一天挤二三斤羊奶。

一星期后稳定在了五六斤,现在家里人均一天一斤。

马玉仁总说羊奶膻味儿重,喝不惯,隔天就把自己的那份儿给李之重的姥姥送去了。

母亲总不能不喝吧,干脆把姥姥也加了进来,大家的平均量随之减了下来。

一九七八年阴历十月十一,阳历光棍儿节。

李之重迎来了自己八周岁的生日,没有蛋糕,没有蜡烛,祝福倒是有。

父亲特意去加工厂磨了几斤糕面,捞了一块儿豆腐。

李之重做了咸鱼炖豆腐,父亲做了素糕,一家人吃的满意极了。

尤其是小弟李小拴,说是吃撑了,惹得马玉仁一顿骂。

奶奶也就饭菜质量再次提出了表扬。

父亲更是借口好菜喝了几杯,让李之重觉得这顿饭做的物有所值。

李之重自己也没想到,或者忘记了,明天发生了一件大事,居然和自己的生日这么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