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四十六章 李德章走了(六)(2 / 2)

有的出丧棒或引魂幡树第二年可能生根发芽,长成一颗大树。

人称“阴宅风水好”,有子孙绵延一说。

插柳源于唐代送别,插柳惜别,后下葬也插柳送行,逐步演化为出丧棒和引魂幡树。

第九“抢富贵”。

棺材下葬后,本地有一个习俗是“抢富贵”。

意思是死者的几个儿媳要一起从墓地往家里跑。

谁先进家门,谁就抢到了富贵,那么就意味着今后这个人一定会财运滚滚。

自家没有直系媳妇这事儿就算了,抢的毕竟是自家的富贵。

第十“刀割水清”。

就是大门口放一张桌子,上摆一把菜刀,一盆清水。

送行的人回来后,在门口挥舞几下菜刀,再洗把手。

意为和死者“刀割水清”,再不纠葛,预防死者阴魂不走,麻缠家人。

送葬人员回归后已经十一点多了。

一般这个点儿上,要饭的该出现了,这年代要饭的也叫“讨吃的”,不像后世死要钱。

要饭的肩背口袋,左手打狗棍,右手快板儿站在大门口。

“一进门,把头抬,王母瑶池宴席开……”要饭的打着快板儿说着数来宝,也称“念喜”,说点好听的。

代东的赶紧安排人送上半个供先两个糕,再用他的碗盛一碗剩下的汤或菜,但不允许入座。

红白事宴有个讨吃的也算个吉兆。

代东王得用开始安排坐席了。

坐席按照本地规矩,叫“大小事宴三棚子”,意思就是需要三轮才能坐完。

主要原因是场地较小,桌凳盘碗有限。

一般主子家(上邦姑舅)和亲戚坐第一轮。

一来彰显重视。

二来一些亲戚吃完饭要赶回,天明好行路。

三来有个小气说法就是亲戚及时回去能省两顿饭。

村亲坐第二轮,本姓一家坐席都是最后的。

如果主家准备不足,家人只能剩啥吃啥。

宴席总共坐了十四桌,亲戚四桌,村亲六桌,本家四桌,规模一般。

亲戚和本家一共坐了八桌,源于门户较小,人丁不旺。

一些大户人家称本家为“坐地害”,不搭礼吃糕还人数众多,全员出动。

李之重上桌了,和李三虎等七八个孩子。

也不讲究一桌六个人了,凳子都没有。

亏得李德财准备的充分,没有发生吃剩饭这样的事情。

不过孩子们对肉的贪婪出乎李之重意料。

一盘肉在汤水飞溅中没了,最后一点汤汁也被人端起盘子喝掉了。

李之重居然没有出筷子的机会。

宴席是很讲究脸面的,酒上的不多,基本一桌两壶。

喝酒的也没几桌,大人们互相推让着。

吃到最后还要剩点儿,否则被笑话为“下凹”的,意思是贪婪填不够。

端起盘子这种行为更是要被说几年的。

亲戚们吃完没有走的,远亲基本没有。

近亲要留下来等“服三”后回去,头七再来。

“服三”就是亲戚和家人上坟看一看,古代人是担心盗墓的。

犯七,就是亲人逝去后,我们是要给亲人过七的。

即头七、二七、三七、七七等。

如果这个时间正好与阴历的初七、十七或二十七重合的,就是所谓的犯七了。

如果犯七的话,需要在灵棚周围和出殡沿线上。

插高粱杆为柄麻纸裁成三角状的小旗。

小旗在阴间代表一棵一棵的大树,树荫浓密,可以藏身。

古人认为阴司有七殿阎君,人死后,要经过七个阎王的审理。

七天一个阎王过堂,要过七次堂。

为了给死者提供躲过拷打讯问的空间,多插小旗。

让他们躲到大树上,小鬼找不到他就算躲过一劫。

因李德章五七犯七,所以小旗是少不了的。

李德章走了,家人上完逢七坟后,逢百日再上百日坟,叫百天。

逢一年整上“一周年”坟,逢三年上“三周年”坟,然后就是逢年过节上坟了。

李德章走了,走的远远地,再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