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一章(1 / 3)

§§前言

§§§前言

以歌舞演故事的中国传统戏剧,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各种表演艺术因素综合而成的。中国戏曲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已有萌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红”、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一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和京剧的形成,渐渐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戏曲文化,与西方的歌剧、舞剧、话剧截然不同,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

中国戏曲的表演一如中国的写意山水画,用简约去体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白昼可以营造出暗夜的假相,方寸之间也可驭马行舟,千军万马也可以在小小舞台上轻松展现。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中国传统戏曲取其意而弃其形,化繁为简的脸谱艺术也是中华文化中的华丽的瑰宝。

中国传统戏曲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其主要特点,一是男扮女、女扮男;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四是“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戏曲始终扎根于汉族民间,为人民所喜闻乐见。如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走出国门,独特的中国魅力倾倒世界。雅俗共赏的豫剧,生命力旺盛,流行于河南、山西、山东、江苏等地,会变脸的川剧,让幽默的四川人讲故事的方式也与众不同。还有慷慨激昂的晋剧,评古论斤的评剧,独具江南味道的越剧……中国戏曲文化博大精深,流派纷呈。除了上述流传时间长,地域跨度大,经典剧目多,特色鲜明的集中大剧种之外,还有很多非常精彩的地方戏剧没有收录,比如上海的代表性剧种沪剧,福建的地方戏闽剧、芗剧、布袋戏,湖南的湘剧,山东的吕剧,东北的二人转,以及河南道情、曲剧、越调,皮影戏,花鼓戏,评弹等等。这些都是梨园之中的奇葩,下一缉会继续介绍。

本书分为八章,分别介绍了京剧、昆曲、川剧、黄梅戏、豫剧、秦腔、越剧、粤剧、评剧、晋剧。具体到每一章,以京剧为例,第一节对京剧进行简介概述,第二节细细道来京剧的历史演变。第三节是最有趣味性知识的内容,京剧的脸谱与行当、京剧乐器伴奏、京剧流派以及京剧界的著名演员。第四节是欣赏广泛流传的京剧经典剧作。本着对中国戏曲文化的热爱,编者整理了此书,仓促间必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朋友们指正。

§§第一章 京剧——华美的国粹

§§§第一节 京剧概述

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

2010年11月16日,经由正在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五次会议24个成员国共同审议,北京市文化局代表全国京剧传承机构和流布地区申报的京剧成功入选2010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这一历史时期,“昆曲”占领着北京的戏曲舞台。后来昆曲被封建统治者召进了宫廷,为了迎合统治者的口味,昆曲不断地加工、修改,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民间特色,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于是它在民间的地位就渐渐衰落下来。此时,由“弋阳腔”逐渐丰富、衍变而来的“京调”开始风行。

“弋阳腔”也叫“高腔”,诞生于江西弋阳一带,长期在民间流传,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它在流动演出中,不断地从各地戏曲中吸收营养、掘取精华。明末清初,“弋阳腔”流传到北京后,与北京的语言相结合,逐渐丰富、衍变,就形成了“京腔”。

逐渐,“京腔”在北京称盛,盖过了“昆曲”的风头。“京腔”演员一天比一天多起来,而不少“昆曲”演员也改演“京腔”戏。这一时期,“京腔”也着实辉煌了一段时日。

清朝庚戌年(公元一七九零年)九月二十一日是乾隆皇帝的八旬“万寿”。全国各省有名的戏班,都被召进北京演戏庆寿。首先,“安庆徽”戏班的名旦高郎亭应命率“三庆班”入京祝寿,随后,“四喜”、“春台”、“和春”也接踵而来。这是徽戏第一次登上北京的戏曲舞台。当时,被统称为“四大徽班”。

“四大徽班”为乾隆皇帝的八旬“万寿”的庆典演出结束后,没有南返,留在了北京。从当年的十月中旬起,他们就转入民间戏曲舞台献艺了。

“徽戏”起源于安徽省安庆市一带,所以,又被称为“安庆徽”。它是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戏,声腔以〔二黄调〕为主,以〔昆腔〕、〔徽调〕、〔吹腔〕、〔四平调〕为辅,十分丰富。“徽戏”的剧目题材广泛、情节动人,戏曲语言通俗易懂,在民间演出很受广大群众欢迎。

“四大徽班”能同时走红于北京,原因在于,他们虽然同是“徽戏”,却各具特色。“三庆班”擅长演有头有尾的整本大套的戏;“四喜班”擅长演以“昆腔”见长的剧目;“春台班”的演员以青少年为主,观众长久看中老年的戏,乍看童伶戏,顿觉耳目一新;“和春班”的演员大多精于翻扑跌打,擅长武戏,而当时北京戏曲舞台上武打场面很少,自然感到新奇瞩目。在当时北京城内,大街小巷,随时可以听到对“四大徽班”的赞扬之声。“徽戏”的名声,一天比一天大,北京城的大戏园几乎都被“徽戏班”占领。清嘉庆、道光年间,“汉戏”也流传到北京。“汉戏”旧称“楚调”,也叫“汉调”,声腔以〔西皮〕为主,以〔二黄〕为辅。陕西梆子传入鄂西北衍变为“襄阳腔”,后又经过当地艺人的融汇,才演变为“汉戏”的〔西皮〕。湖北黄陂、黄岗的“二黄腔”经过不断改进发展,才衍变为“汉戏”的〔二黄〕。“汉戏”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早期就经常同徽戏相互影响。“汉戏”进京的时候,北京的舞台上正被声势浩大的“徽戏”所占领。“汉戏”若单独成立班社,实难与“徽戏”匹敌。所以“汉戏”进京后,很自然地加入了“徽戏班”,形成了“徽”、“汉”合班的演出方式。这就为“京剧”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徽”、“汉”两个剧种合作演出近三十年,相互借鉴、不断改进,再加上受北京语言的影响,声腔逐渐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当时人们把这种发生变化后的唱腔称之为“京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