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十七章(1 / 3)

《柳毅传书》

湖北人柳毅在前往长安赴考途中,在泾阳遇到一位女子在冰天雪地下牧羊。在多次上山打听之下,才知道原来对方乃是洞庭湖的龙宫三公主,远嫁给泾水龙王十太子。可惜小龙王生性风流,娶妻之后不但没有洞过房,连碰也没有碰过她。三公主独守空房之余,又被翁姑欺凌,带负责降雨降雪的羊群到江边放牧。周遭水族禽鸟慑于龙王声威,都不敢为三公主传书回家求救。柳毅义愤填膺,答应放弃科举的机会返回家乡送信。

柳毅回到洞庭湖畔,为三公主送信往龙宫。但洞庭君碍于与泾阳君的多代姻缘,想息事宁人,但洞庭君的弟弟钱塘君则大表气愤,并带同水军前往解救三公主,并杀了泾水十太子。三公主回宫后,为柳毅奉酒答谢。钱塘君见二人眉来眼去,欲撮合二人。但柳毅碍于没有媒人作中介,以及介怀自己间接杀了三公主的丈夫,所以拒绝了婚事。

柳毅回到地面之后,经常望湖兴叹;而三公主亦对柳毅日夜挂念。双方家长为了子女的前途而大费思量。柳毅的母亲决意为柳毅寻找媳妇;而钱塘君由于错手杀了三公主的丈夫而梗梗于怀,决意化身为媒婆前往柳家说媒。二人于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体现了梦想与虚无,是一部浪漫与现实交织在一起的戏剧名作。

《西园记》

写书生张继华,偶入赵礼隐居的西园,巧遇王玉真在楼上摘梅失手,花落张身上。张以为玉真有意赠花,又误当她是赵礼之女玉英。适赵慕张之才,聘张至西园执教。某日,张又在园中见到玉真,欲表心怀,玉真含泪叹息而去。疑惑间,园公告以玉英病亡,张又误会刚才所遇的玉真为玉英之鬼魂,在闹出不少笑话后,才知玉真乃玉英之义妹。误会消解,继华与玉真结成伉俪。

该剧是一出抒情喜剧,上海越剧院二团于1980年国庆节首演于北京影剧院。导演马科,编曲配器顾振遐、庄德义,舞美设计苏石风,造型设计陈利华,服装设计张娟娟,灯光设计吴报章。徐玉兰饰张继华、王文娟饰王玉真、孟莉英饰香珺、徐天红饰赵礼。该剧通过误会巧合的情节产生喜剧效果。徐玉兰扮演的张继华,具有迂阔味和书呆气,表现出人物纯朴、憨厚、对爱情笃诚专一的性格。王文娟扮演的王玉真,外表端庄文静、柔顺矜持,内心爱憎分明、热情奔放,敢于冲破封建礼教。该剧屡演均满座。1980年,由上海越剧院携该剧赴香港演出亦受好评。1982年,被上海电视台摄制成戏曲电视连续剧播放,同年获全国戏曲电视剧“金鹰奖”。剧中主要唱腔已由中国唱片公司和音像出版单位制成唱片和音带发行。

《陆游与唐婉》

《陆游与唐婉》是越剧历史故事剧,1989年,由顾锡东新编。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一波三折地表现了南宋大诗人陆游的坎坷仕途经历和令人潸然泪下的不幸婚姻。

曾到过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演出,至今已演出了上百场,是在观众中影响最大的越剧剧目之一。

写陆游恨秦桧误国嫉贤,不得伸恢复中原之志。春游沈园,与爱妻唐琬商议双飞福建结交忠良义士。母唐夫人爱子心切而专断,阻陆游远行,嗔唐琬违命,却信托新贵之唐侄陆仲高为陆游谋前程。陆游鄙仲高依附秦桧,作诗讥刺以拒,唐琬则为仲高之弃妇李盼盼鸣不平,仲高恼羞成怒刺激唐夫人,宴席不欢而散。

唐夫人盛怒迁恨唐琬,逼迫陆游逐妇,闹成僵局。父陆宰悯唐琬之无辜,为儿策划,瞒母留妻于外宅。深秋,唐琬独处小红楼日益绝望,深怜陆游受累而求去。陆游爱之愈坚,决意邀请岳父唐仲俊来调解。谁知调解不成,亲家决裂。陆游赶来,人去楼空,内外交困,爱恨交织,修锦书托卖花三娘致唐琬,约相守三年。

三年后,陆游自福建归重游沈园,惊唐琬改适赵士程,相逢不能语。陆游询送酒婢小鸿,证实唐琬为他“断绝情爱而一心报国”作出牺牲。陆游悲愤题“钗头凤”词于粉壁,唐琬见而和作,肠已断矣!秦桧死后,恢复中原呼声复起,陆游赴任建业,梅林觅香魂,慷慨长吟以告唐琬在天之灵。

爱国诗人陆游,至死不渝忧国志,一生痛苦是婚姻。

《红楼梦》

红楼梦,越剧古装戏,越剧代表剧目之一。《红楼梦》是由剧作家徐进于1958年所编写一出越剧剧目,由于其为首度将整个《红楼梦》的故事完整地呈现於戏剧舞台,且以优美的台词、唱词,细致的表现手法,丰富的人物个性塑造,再配合上越剧本身语言的特色,以及主演者徐玉兰、王文娟等人的演技及优秀嗓音,使其在1958年2月18日于上海首演以来,广受到欢迎,其后并在1959年在北京作为国庆10周年演出,至1962年该剧在香港被拍成戏曲电影,使之更加广为流传。非常不幸,由于政治原因,这部片子一拍出来就被禁了,直到80年代才解禁。

越剧红楼梦成为当代戏剧中红楼戏的经典代表作,后来两岸三地改编的红楼戏曲及电影,或受其影响,或试图改弦更张以超越之。而这部戏也不断重新演出,1990年代以后,开始由新一代的越剧演员来演出此剧。

越剧红楼梦首演时的阵容:

编剧:徐进

艺术指导:吴琛

导演:钟泯

演员:

徐玉兰饰贾宝玉、王文娟饰林黛玉、陈兰芳饰薛宝钗、唐月瑛饰王熙凤、周宝奎饰贾母、徐慧琴饰贾政、郑忠梅饰王夫人。

§§第八章 粤剧——源自南戏的广东大戏

§§§第一节 粤剧概述

粤剧,汉族地方戏曲,原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公元1522年~1566年(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知识分子为了方便宣 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广州话,使广东人更容易明白。

粤剧名列于公元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公元 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粤剧是一种唱腔多样化的剧种,她的唱腔有着极为丰富的表现能力。粤剧是岭南剧派的主要品种,流行于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和香港、澳门,在东南亚和欧美等华侨聚居的地区经常有演出。明代弋阳腔、昆腔、梆子、皮黄等声腔剧种,在广东常有演出,清初徽班、湘班又在广东风行,随后,出现广东“本地班”,汇集众腔之长,独创自己的特色。后以梆、黄为基础,溶汇弋、昆诸腔,并与南音、粤讴、木鱼、龙舟等广东民间音乐曲调结合,遂成为南方一大剧种。

粤剧是由多种唱腔溶汇而成。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逐渐演进成南方一大戏曲剧种。

明清以来,弋阳腔、昆山腔由“外江班”传入广东,继而出现了广东“本地班”,所唱弋腔是一唱众和,称为“广腔”。

清嘉庆、道光年间,高腔、昆腔逐渐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为主要唱腔。后徽班影响日益扩大,又以“梆簧”(即西皮、二黄)作为基本唱腔,同时也保留了部分昆腔、弋腔,并吸收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逐渐形成粤剧。现在保留的粤剧传统剧目大多数以唱梆子腔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