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39章 1 学习永远没有止境(1 / 2)

第八章1 学习永远没有止境

《荀子》:学习是迈向成功的通行证

人们通常认为,大学校长是在学问、品行上都应该领袖群伦的人。我国有史可考的第一位“大学校长”,应该就是荀子。他在齐国主办的稷下学宫(全国最高学术机构)多次担任最高长官,赢得了非常高的声誉,是当时举国公认的教育大师。

在荀子看来,学习是一生一世的事情,不要放弃,应不断地砥砺自己,持之以恒,才能学有所成。学习不是天才的专利,专心致志的人,即使头脑不是很聪明,也能达到相当的高度;相反,即使是天才,假如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话,也不能有所成就。荀子的学习观在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现在很多孩子不爱学习,一提起语文数学就头疼,要是让他再背两个英语单词,那就更是不耐烦了。可是,人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在学习中度过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知识在不断地更新,要是没有掌握学习的能力,我们迟早会被这个社会淘汰。

荀子就很注重学习。据说他活了98岁,是一个长寿的学者。当时,齐国的学术风气很好,齐王在国都修建了稷下学宫,吸引各国学者前去讲学、游历。荀子由于自身的学问和声望,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主讲。后来,荀子来到楚国,最终老死在那里,在楚国,荀子把自己的学说写成书,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荀子》。

荀子住在稷下学宫的时候,闲暇时经常逛街。临淄是一个大都市,繁华热闹,一条街上有各种作坊,叫做百工之廛,也就是今天的市场。

荀子信步走到一家染坊前,只见染匠正在卸车,车上装的是一包包的草,就问道:“这是什么东西呢?”

染匠看到荀子的一袭青衫,说道:“老先生,这就是我们用的蓼蓝,你身上穿的衣服就是用它染成的。”

荀子抓了一把放在手里,摸了摸,又看了看手指,说道:“我的手上也没染上色啊。”

染匠笑着说:“天下哪里有能直接做染料的草呢?我们得先把它熬成汁,凝结后就叫靛青,才能染布,靛青比蓝草要鲜艳得多。”

荀子点点头,又踱到旁边的木匠作坊,看木匠正在用墨斗画线。只见木匠把染上墨水的线从墨斗里咕噜咕噜地抽出来,绷在木板表面,轻轻一弹,一道笔直的墨线就出现在木板上,旁边的木匠接过去按线把木板劈开。

荀子指着地上的一段弯木头问木匠说:“这是做什么用的呢?”

木匠说:“这就是组成轮子的‘牙’,你看,每一块‘牙’都有确定的弧度,几块这样的‘牙’合在一起,正好拼成一个完整的车轮。”

荀子问道:“这木材,天生就是这样弯曲的吗?”

木匠笑着说:“老先生,这怎么可能呢?这些木材原本都是直的,运来之后,要先按尺寸锯成段,然后用火烤,边烤边弯它,然后按图样固定住,几天之后,它就不会再弹起来了。老先生,天下哪里有生来就适合做车轮的木材呢?需要我们木匠把它弯成合适的形状啊。”

“集市一日游”给荀子的感触很深,所以荀子在他著作的开头写了这样一段话:“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ps柔.eps〗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ps柔.eps〗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学习是永远不能停止的,青色颜料,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青色颜料比蓝草要鲜艳多了;冰,是水冻成的,但是冰比水可要冷多了。木头用绳子一量,是笔直笔直的,可是把它弯曲起来做成轮子,它的弯曲程度就能符合圆规的尺度。即使是暴晒它,也不会再变直了,这就是弯曲的作用。所以,木材要用墨斗画上线,才能锯出规整的板子,刀剑要在石头上磨过,才能有犀利的锋芒。君子广泛地学习,每天还要多次反省自己,这样头脑才能聪明,行为才能没有过失。这些都是根据他的亲眼所见而写的,因而更具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