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二百九十七章 亡国之君的眼泪(2 / 3)

赵兴这是打算将他在广东的治政手段克隆到广西,在座的四位学士也都是官场老手。几个人商量几句,不一会,把广西的事情研讨完毕,秦观起身,邀请诸位:“今天我家老师来广州,我在广州春江楼宴请各位,离人也去?”

赵兴摇摇头:“不了,你们一群骚人凑在一起,我一俗人,插不上话。”

秦观摇着头,叹息说:“说起来,离人这几年官越做越大,诗词的功夫算是全放下了,多年没有听你写几首诗,这样的文人雅会你从不愿参加,真是无趣。”

万俟咏笑着打圆:“章楶章老大人平生也就三首诗著名,余皆碌碌,我家大人留下几首诗,已经不错了……”

说起来,黄庭坚等四人现在的诗风应该一派愁苦,而秦观更是应该郁闷致死——原本的历史上,心气高地秦观正是在这几年郁郁而终的。但现在,历史跟原来稍有不同,这四人虽然在贬谪路上,但现在小酒喝着,音乐听着,风花雪月的,虽然心中也郁郁不平,到那这四人的诗已经脱离了愁苦,感染上苏轼那几分想得开的思想。

万俟咏谈到章楶,刚从大理回来地帅范补充说:“大人,我们的火枪恐怕瞒不过章老大人,火枪队初建的时候,章老大人曾来巡视,这次大理之战过后,恐怕章老大人那里会得到消息……”

赵兴点头回答:“不错,章老大人在上个月已经上了奏折,要求环庆路火枪队改用广南的火枪……终于,朝廷终于发现了火枪地区别。从火药出现在军中,一百多年了,朝廷终于想到把它当作武器了,这是好事。”

帅范嘴唇蠕动,想说什么,秦观已经拉着他的袖子向外头走,嘴里嚷嚷:“快走,把你征战大理的事情给我们说说,我就不明白,离人到现在还不向朝廷禀报详细战况,为的什么?你给我说说。”

帅范让秦观拖着走了,一群人簇拥着苏轼钻进马车,马车铃铃的开向广州,赵兴望着帅范的背影,将那句没说出来的话低声嘟囔出来:“现在注意到火枪的威力,也比正常历史提早了一百年。一百年啊,这才发现一项新式武器地威力,这难道不是对历史的改变吗?

遗憾的是,凭借朝廷军器监那帮奴隶匠工,根本做不出质量靠得住的火枪……我不想让朝廷过早插手,就是担心这点。万一火枪被敌军缴获了,那可不是一件好事。步人甲到了西夏人手里成了铁鹞子,值得警惕呀!”

大厅里这时已经没有人了,赵兴这番嘟囔没有人听到。

背着双手走向后院。赵兴发现泰森正百无聊赖的坐在后院门口,他冲这位黑人咧嘴一笑,吩咐:“泰森,你已经跟我三年了吧,对了,夫人身边有两位黑女同胞,你选一位,我给你们把婚事办了。”

泰森一听。咧着大嘴笑了,乐颠颠的跑向后院,后院是程阿珠的住所,他去求程阿珠去了。

赵兴顺着泰森的脚步赶到后院时,程阿珠正在训儿子,似乎是小风在大堂内地答话让程阿珠很不满意,她严厉地训斥说:“你怎么能那样回答你父亲呢?你父亲一身本事,只要你学六七成。这辈子也算吃穿不愁。瞧你程夏哥哥,跟在嫡父身边不过零零散散一年出头,现在也是朝堂上一名吏员,你程旺哥哥跟在父亲身边,虽然外面默默无闻。但他掌管的产业,每个月也是几百万贯地出入。

你是嫡子,你父亲当然要竭力传授他一身的本事,你要学个六七成。那都不算出息……”

赵兴背着手走进院子,乐呵呵的插嘴说:“行了,孩子还小,别给他太多压力……如今的大宋,局势不好啊,孩子能做一个守家的人,我已经很满意了。至于大展宏图,那是别人地事。”

程阿珠挥手让孩子退下。又跟黑人侍卫泰森交代了几句,屏退左右来到赵兴身边,牵着手说:“妾身无用,比不得伊伊娘家的势力,也比不得小小的官场见识,经营产业也不如胡姬……”

赵兴轻抚程阿珠的头发,爱怜的说:“行了,又说这种话。如今我的基业已成。正想跟你相守到老,何必再说这样自怨自艾的话……”

程阿珠小声的补充:“近日胡姬地感觉不对。妾身怀疑胡姬也怀了孩子……相公置下的这份家业,如今小海已经分出去了,大宋境内的产业恐怕全靠风儿了,我担心风儿过于鲁钝,恐怕守不住这么大的地盘。但愿胡姬也生下个儿子,能帮风儿一把。”

“哦”,赵兴喜色上脸:“这倒是个好消息,但愿那孩子继承胡姬的语言天赋,今后对外交往能帮得上风儿一把,也算是……”

程阿珠这种说法让赵兴欣喜,他这时还不知道朝堂里有人正在打他儿子地主意。

朝堂上,邓温伯看着手中的战报,按战报上的内容复述说:“夏四月,宋商频频来报,诉其在大理境内受到‘不公正待遇’,奈何大雨倾盆,朝廷未作任何指示,致使我广西、广东两府有心无力。夏五月,传大理境内爆发大规模针对宋商的骚乱,其中多有广西军与广东兵亲属在内,臣等连章飞报朝廷,军情紧急,为防大理骚乱波及宋境,我广东、广西集结兵力严防以待。

夏六月,雨稍停,传‘大理集兵边境’,广西经略使张田责问大理,不防引起大理警觉,大理兵浅入宋境试探,我广西兵奋起反击,斩首三千,并乘胜追击。广东经略使、转运使赵兴随即调兵三千,交付张广西指挥,张广西(张田)沿途追击,可惜使用了错误地地图,误入善阐府,宋军遂破城。

此时局势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两广遂添兵大理,大理百姓心慕王化,箪壶犒军,我军势如破竹,攻下大理王都,至此,大理国灭。

臣等二人再次顿首,向吾皇呈现汉时旧郡,幸赖朝廷……吾皇……(省略马屁话三千字)”

章惇一听,笑了:“这文章定是出自张田之手,那个武夫不学无术,说话粗鄙,奏章中语无伦次,可看在他为朝廷开疆拓土的份上,老夫就不追究他了,回头找几个翰林学士,把他的奏章润色一番——这可是大宋百年来第一次灭国开疆的奏章,不能让周边四夷小觑了我们。”

邓温伯插嘴说:“这奏章也有赵离人的风格,他在环庆路上那几封报捷表我都翻了,一脉相承的不谈战利品,只谈开疆拓土。对自己的错误轻描淡写,对敌人的错误大书特书,甚有颠倒黑白地风格。瞧,不公正待遇、大理集兵边境、使用了错误的地图、误入……偏远地一个象林郡。我们夺回来了又能干什么,朝廷每年贴补的钱都不止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