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四百零七章 满朝没有抵抗者(2 / 3)

说起来,黄庭坚罢朝的倡议一经提出,得到热烈响应,也不是没有原因的。读书人十年寒窗辛苦,入朝做官图的是什么,不过是为了“一朝权在手”,蔡京开设讲议司,将权力凌驾于三省六部之上,整个国家大事由他与两名亲信做主,这等于动了百官们地奶酪,朝廷大臣们原本心有不满,就缺一个领头羊出来闹事。所以,黄庭坚振臂一呼,群起响应。

王安石变法,其实就是一个目的,千方百计的用变法的名义打击和排挤反对派,他成功了,他将所有有名望地人都打击、排挤下去,以至于随后的苛政酷烈却造就不出一名领头羊。但现在由于赵兴地出现。历史有了改变,用强大的武力做后盾的南党站出来一喊,成了一股当然的反对派,所有的野心家都跳了出来,在串通,在密谋,在相互联络。宣德楼外一片沸沸腾腾,比马行街的菜市场还要热闹。

太监杨戬胆战心惊地走到宣德楼外。扬起尖锐的嗓音唱颂:“陛下宣召,宣黄学士以及御史台谏官入宫奏对。”

入宫奏对,在这种情况下入宫奏对,这在别地朝代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蔡京与宋徽宗师徒是著名的言而无信、出尔反尔的君臣。在一般来说,大臣们听到这样的召唤,不免会想到是皇帝起了杀心,准备来一场鸿门宴——然而。这是宋代。

黄庭坚喊了几嗓子,吩咐大家收起弹章,收好弹章的题名录,招呼了几个相熟地御史,又询问谁愿意共同入朝,各个党派与团伙头目都不肯放过这个露脸地机会,他们纷纷争先恐后,几经商议。推举出几位领导人,决定由他们入宫递交奏章。

日进正午,道君皇帝在紫纲殿接见了大臣,黄庭坚首先出列,扬声大呼:“陛下曾向全国发布诏书,表示自己对于元丰、元祐没有成见,一切只看对国家是否有好处。任何伤害国家利益者,不论是元丰还是元祐。必与国人共同唾弃之。当年陛下还曾下令。‘欲以大公至正,消释朋党。遂改元为建中靖国’。

此举表示出一种不偏不党、除旧布新地气魄。当日,陛下亲自倡导开言路,言犹在耳。现如今,陛下欲以言论罪群臣,出尔反尔,国无信矣……”

黄庭坚矛头直接指向皇帝,指责皇帝没有信用,这在别地朝代也是不可想象的,但在这个北宋最黑暗的时代,北宋最荒唐的皇帝宋徽宗却不得不忍耐。北宋第一奸臣蔡京也只能耐下心思,垂首听黄庭坚喷吐沫。

黄庭坚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抨击童贯等宦官以及蔡京等人胡作非为,一直谈到暮云四合时分。徽宗饥肠辘辘,饿得受不了了,他站起来边走边说:“今日且先到此,朕饿坏了,找机会再听你说吧。”

小皇帝之所以不肯松口,是因为起居郎邓洵武地劝解是从他的世界观入手的,他的父兄两代都在祸害国家,他如果不继承父兄地遗志,继续祸害国家,那就是不孝,而“不孝”是儒学世界观中最大的罪名,小皇帝不愿意轻易让步。

可小皇帝想走,又哪能走的成。黄庭坚上前一把拉住皇帝的衣服,坚决不让他走,挣扯之间以至于把衣服都撕坏了。徽宗大叫道:“卿有话好好说,我的衣服被你撕碎啦。”

黄庭坚不客气地回答:“陛下不惜衣服撕碎,臣子我何惜粉身碎骨报答陛下!”

徽宗无可奈何,答:“有这样敢言之臣,朕还有什么可忧虑的。”

稍倾,皇帝侍从过来为徽宗换衣服,宋徽宗勉强的回答:“给我好好保留起来,将来用它表彰正直有节操的大臣。”

宋徽宗这是在忽悠,他没有正面回答黄庭坚地弹劾,却夸奖黄庭坚正直有节操。黄庭坚不为所动,立起身来,声色俱厉的喝斥:“陛下,请早做决断,迟恐不及。”

蔡京正在琢磨黄庭坚那句“迟恐不及”,有太监踉踉跄跄奔进大殿,扬声汇报:“陛下,南洋事务局赵相公已至扬州,扬州水步军统制鲁豫来报,赵相随船带领五千火枪手,以占领扬州武库,接管扬州军政。”

宋徽宗还在欣然,又一名太监来报:“官家,南洋事务局帅范帅监司率得胜之军,进入顺保寨,接管顺保寨防务,真定府留守来报,帅监司统领一千得胜之师,明日将入真定。”

宋徽宗随口说:“黄大人,你师弟又打胜仗了。他这是携带高丽贡使入朝称臣。瞧,我大宋如今气象换新,威夹海外,有什么事不好商量。依皇宋如今之富,朕……”

宋徽宗说到这,突然听到一阵咯咯咯的椅子响,他抬头顺着声源望去,发现发出声音的是蔡京。

蔡京全身都在颤抖。这种颤抖出自于他的身体,不由他控制。

原本,蔡京那些新举措,虽然说是继承岳父王安石的志向,但所有的矛头,其实都在隐隐针对赵兴。

当初蔡京与赵兴初遇的时候,赵兴是下官,面对蔡京这个名人。他态度谦恭,蔡京自然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地意志。现在,他身为丞相,国中大事由他一言而决,但地方势力当中。最不可忽视地就是赵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