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一百零三章 冒牌米线(2 / 2)

为什么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因为短时间内难破译秘方,那时候桂人很少使用“花椒”这个东西。

唐行之先到药店买了些花椒,还有别的一堆掩人耳目的东西,自己偷偷在家碾磨成粉……

然后他到一些人家里收米粉干,他自己不会做。

这目前算是个体户做法,但他给的价格高,也算是让利。而且同样是米粉,质量是有差距的,他选了最好的,一定程度可以规范这一行的行规。

公社后来是“乡镇”,现在城镇化还没开始,人并不多,地很大,随便用。

当然,人流量也是基本没有的。

这次唐行之可以做“学生经济”了。想从学生的父母身上赚到钱,那真是千难万难,但从学生身上赚他们父母的钱,那真是特别容易。

过年没多久,还没开学,但陆陆续续有老师和学生回了学校。

唐行之开着他的二手摩托车,拉着小炉子,一个煤球炉、一堆煤球、米粉、配料,还有两桶水、小桌子小凳子,早早的就在公社学校门口待着了。

木板子黑炭写着字:二两粉云省过桥米线2毛,三两3毛。

有个戴眼镜的,估计是学校的老师,看了看这辆摩托车,问:“你是覃家村的唐行之吧?”

“对,是我,你是学校老师吗?”

“是的。”

“要来碗米线吗?”

“这过桥米线是什么东西?和我们的米粉有什么不一样?”这年头的老师懂的东西也不多。

唐行之就大略的讲了一下那个故事。

大概是觉得新鲜,这老师就坐了下来:“给我来个3两的。”

唐行之做的肯定不是米线,就是放了花椒的煮米粉。当然,为了搭配故事糊弄人,他会放一勺鸡油。这鸡油还是之前过年杀鸡,挨家挨户买来的。

鸡油真的是特别香,火一升起来,没多久就有两个人寻香而来,一会儿唐行之得一个锅子煮两碗。

那老师吃到了这米粉的第一口,眼睛就亮了,被花椒麻麻的感觉惊艳了。

他舀了一勺辣椒拌上,继续吃。

到最后,他留着一夹粉没吃,先把汤给喝完了,然后用这夹粉把碗里的油给刮了干净,一起吃下。

陆陆续续有人来吃,唐行之准备了30个碗和30双筷子,等全用完了他就要闪人了。

“我没钱,可以用米来换粉吃吗?”一个年轻的学生问。

“可以。”个人创业就是要讲究灵活,只要利润够高,唐行之就会接受。

这一周没事干,唐行之摆摊卖了一周的粉。

做生意其实有一个隐形门槛,就是店老板要会说话,和谁都聊得来。唐行之挺擅长侃大山的,特别是经过了1040、德云社、脱口秀、吐槽大会的培训后,嘴皮子比这时代的人利索多了。

就这么一周,赚了50来块钱。

当然,那老师问他赚多少,他就说:“比上班多一点点,但比较辛苦。”

对方点点头,表示理解。

做生意不能什么都实话实说,唐行之中学的时候爱吃麻辣烫,这就是摊主告诉他的原话。后来才知道,对方十来年挣了三百多万。

一周后,唐姓早上刚把摩托开到中学,就看到他经常摆摊的地方不远处,已经有人开业了,也是卖米粉。

木板上:米粉二两1毛5,三两2毛。

唐行之笑了:“有意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