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三三七章 为难死执笔者(2 / 2)

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还是因为他们这位皇上前后的反差太大,想他做太子的时候,上有康熙的威压下有诸兄弟的挤兑,不得已才逼出了一张弥勒般的笑脸,永远是如沐春风的和善,如今一翻脸,就跟平地一声雷一样,前后反差极大更觉的震撼!

震撼还不仅是态度的截然相反,有道是圣人诛心,但圣人之所以能诛心是因为有文化的底蕴而一语中的,比如圣祖康熙就好做这事。在场的都是熙朝旧臣,尤其是跪在前排的这十来位,面君的机会多了还真见过,但圣祖的做法是圣明烛照之下丝丝入缝的剖析,剥皮扒骨挖苦除了让面君者汗流浃背,诚惶诚恐,最终还要心悦诚服,幡然醒悟。

这位呢?剖析倒是也有,可结论总不能胡乱扣帽子吧?尤其是把挟天子以令天下的事儿搬出来,以董卓、曹操做例子吓人肯定够了,可您难道忘了,那两个逆贼做乱的前提是皇上驾崩?这算是自己诅咒自己?

越想越怕,满殿众人都站战兢兢跟遭了雷雨的小鸡子似得,唯恐一个不小心就被提溜出来变成“还有人”那拨的,齐刷刷叩头,“皇上息怒,臣等万死!”

“万死--朕还真不敢奢望!”雍正恶狠狠的扫过众人,愤怒总是有通感的,他一时又想到了朝会上的憋屈,咬牙切齿道:“就尔等这些奸佞,若能一死了之,朕心也是甚慰!佟国维,你说呢?”

“啪嗒!”

短促的一声响,是撰写《起居注》的翰林学士刘统勋手中笔落地了!

《起居注》记录皇上一言一行,体现皇上的正大光明,无不可对人言,无不可对天下,但这事儿的发起者不是皇上本人,而是儒家子弟在与皇上长期的交媾中施展的小阴谋,总结起来一句话:以铜为镜正衣冠,以人为鉴知长短,以史为鉴明得失。哪个开国皇帝也不想着我死之后洪水滔天,个个都是千秋万代的狂信徒,脑子热不热都保持着信心,为了让子孙后世集成自己宝贵的经验教训,《起居注》可以有。

出岔子在汉朝,也就在司马迁秉笔直书被宫刑之后,这玩意儿还多了“潜”规则:皇上不能翻看自己的《起居注》,但嗣皇帝可以整理先帝的《起居注》。

成全了为鉴的初衷,对执笔者的要求就高了。

首先是忠诚秉直。忠诚是对皇上,如影随形断然不能有谋逆的想法,作为皇上身边多出来的眼睛,还不能生了谋大逆的心,换身新衣服、吃饭掉了两粒米,你就说是挥霍奢靡,勤俭节约了你说无人君气度?嗣皇帝给你拉清单的时候,一句诋毁先帝能让你哭都找不到地方!而落笔如此“无状”,你本人也会成为士林的笑柄,后世子孙也就甭想在做读书人了!

秉直则是对本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皇上被恭称圣人也不可能是白日常红的鲜花,有错还必须的记上,全片花团锦簇的伟光正那是功德碑,如何起到“鉴”的作用?这就要求执笔者还必须有“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理念,敢为敢写!

其次,执笔者还的懂“春秋”,此春秋不是孔夫子编撰的《春秋》,但脱胎于孔圣编撰《春秋》的理念,抓大放小,体现伟光正的可以直书,明知是错的要曲解,这是对皇室的光明正大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刘统勋以翰林学士执笔,除去精通满汉蒙三种文字,还因为他的秉性得到了皇上与翰林院的双重认可,即便大内那道红墙不得进,但红墙外边还是有属于他的值班室的。皇上紧急出宫他可以往心忧太子的角度大书特书,就算在春晖堂外惩治不守规矩的奴才,他也可以说“重孝之礼”高于“慈父之心”,并顺带掩盖“威逼”的意味,尤其是后来传召皇后,请主持后宫事务的皇后亲自处置这叫“明责尽责”,“尽孝也当守礼”,任何人也挑不出毛病来!

可加上现在呢?

夫唱妇随在前,妇唱夫随于后,唱和相随,夫妻同体倒是被至尊无上的两位演绎的淋漓尽致了,您干嘛要单点佟国维,眼见还要将雷霆砸落--儿子遇刺,前番惩治太皇太后的奴才,后边发作皇太后的亲爹,这算迁怒吗?还是说外戚有祸心?尤其是最后的小帽子,您就没有察觉这有影射太子谋反的意思吗?

为难死执笔者了!